期刊简介
本刊1988年创刊,中英文混编,原为季刊,1996年改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由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办,主要报道国内外航空航天医学、生物医学工程、以及有关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研究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以及新动向。期刊设置有学术论著、文献综述、研究快报等栏目,本刊是我国载人航天及生命科学领域的核心期刊之一,目前被美国工程索引(EI)、医学文献联机检索系统(Medline)、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美国航空航天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分析和引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数据库(CSCD)、中国学术期刊网(CJN)、万方数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N)、中国科学工程期刊文摘数据库(英文版)、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国航空航天文献数据库等权威数据库收录,是相关领域广大硕博士毕业生和科研工作人员发表英文论文和中文论文的大舞台。请将电子档投至信箱suhongyu@vip.sina.com,同时要求邮寄纸质稿件1份,单位介绍信1份(证明无失泄密、无政治问题、无一稿多投、作者署名无争议,在校生还需导师签字)、作者简介1份(必须有电子邮箱和联系电话)。
主管单位: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主办单位: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出版部门: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2-083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774/R
邮发代号: 82-616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1996年优秀国防科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 主办单位: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 国际刊号:1002-0837
- 国内刊号:11-2774/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受控生态环境中植物不可食部分固废预处理技术研究
目的开发适用于地基密闭受控生态生命保障系统内植物不可食部分固废预处理技术及设备,为地外星球基地建设提供技术储备.方法采用闭环空气干燥技术和两级粉碎技术对植物不可食部分固废进行干燥和粉碎处理.结果经干燥和粉碎预处理后的植物不可食部分,含水率降低至30%以下,减容率达到56%.实现了干燥、稳定和减容处理,同时植物不可食部分中的水分得到回收.结论闭环空气干燥技术和两级粉碎技术满足地基密闭受控生态生命保障......
作者:武重阳;艾为党;罗亚斌;张良长;杨京松;李攀;田冀锋 刊期: 2018- 06
-
健康人睡眠期间卧位对心电图波形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人睡眠期间左侧卧、仰卧和右侧卧对心电图波形的影响.方法通过对ISRUC数据库中健康受试者整夜睡眠心电数据去噪,计算30个波形特征在不同卧位下的均值与显著性.其中S/R和∠QSR为本文提出的新指标.结果QT间期和RR间期在左侧卧时显著大于仰卧(P<0.01),P波与T波高度、QRS波与T波面积、QR电势差、∠QSR在左侧卧时显著小于仰卧(P<0.01),其中大部分指标在左侧卧时显著小于右......
作者:潘弘泽;许志;严洪;梁仲刚;高玥;陈章煌;宋晋忠 刊期: 2018- 06
-
载人离心机训练用耳脉搏传感器的设计与验证
目的设计一种基于载人离心机训练实际需求的新型耳脉搏信号传感器.方法传感器采用透射式光电容积法原理,外形为耳夹式,以硅橡胶为外部包覆材料;内部元器件选用微型白炽灯泡作为光源,以硅光电池作为信号接收元件.考察了126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在不同载荷条件下的训练时耳脉搏信号质量,以及受试者主诉与耳脉搏信号变化的符合度.结果在低载荷(2.5G)被动训练和中载荷(5.0G)、高载荷(9.0G)主动训练过程中,受试......
作者:莫隆宸;王海霞;贺斌;金朝;耿喜臣;张立辉;卫晓阳;王全;徐艳;吴三元;王红;李宝辉 刊期: 2018- 06
-
基于形变量和相似性测度相关联的肺部2D/3D图像弹性配准算法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形变量和相似性测度相关联的二维/三维(2D/3D)图像弹性配准算法.方法算法采用B样条形变方法建立3D形变模型,通过构建术前3D图像中重要解剖点的形变量和术前3D图像的数字重建影像(digitallyreconstructedradiographs,DRR)相似性测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实现术中2D图像对术前3D图像形变的追踪.采用两套3D肺部CT图像和2D-DRR图像验证算法性能,以......
作者:晋青鹏;夏威;高欣 刊期: 2018- 06
-
眼底视网膜血管多级分割的随机共振方法
目的改善眼底视网膜低对比度血管的检测性能,提高眼部疾病临床辅助诊断的效率和准确率.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共振机制的眼底视网膜血管多级分割方法.首先用图像信号和附加噪声,获取全局意义下的FHN神经元非线性模型的佳随机共振响应,对高等级强度信号进行检测;然后将输入信号定义为去除高对比度血管的局部图像,优化参数后,再对低等级强度信号进行检测.后融合多级随机共振响应,得到眼底视网膜血管的分割结果.结果以D......
作者:杜宇华;范影乐;武薇 刊期: 2018- 06
-
基于表面肌电的模拟飞行时坐姿致腰部肌肉疲劳的研究
目的探讨基于表面肌电(sEMG)的模拟飞行时坐姿对腰部肌肉的影响.方法12名男性受试者分别进行两组任务.实验组驾驶飞行模拟器模拟飞行时坐姿2h,对照组在飞行座椅上休息2h,任务负荷前后进行腰背部30%大肌肉力量(30%MVC)时,记录左右多裂肌和左右竖脊肌的肌电信号.任务负荷结束后运用量表对受试者腰背部的主观感受进行评价.结果对照组左右多裂肌中位频率(MDF)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4......
作者:熊凯文;徐蕾;程珊;马进;王辰;胡文东 刊期: 2018- 06
-
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生物膜-电极阻抗模型研究
目的采用支持向量回归方法,构建金电极上覆盖生物膜的模型.方法对裸金电极、NC膜-金电极、蛋白-NC膜-金电极3种结构进行电化学阻抗测试,依据其对应的等效电路进行拟合及关键参数提取.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选取了信息总量和80%的前4个参数Rs,CPE-P,CPE-T,R1,并以这4个参数为输入,以电极直径为预测值,建立了电极直径的支持向量回归预测模型.结果3组实验的预测结果都与实验结果吻合,平均预测率为......
作者:徐莹;代燕;李超;梅婉欣;杨勇 刊期: 2018- 06
-
交互方式对航天员虚拟训练效率和体验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交互方式对航天员虚拟训练效率和体验的影响,制定更好的航天员虚拟训练交互方案.方法针对选择/操纵类虚拟交互任务,设计用户实验,对比研究航天员虚拟训练过程中动作捕捉手套和交互手柄两种交互方式的差异.通过比较任务完成时间,客观比较两种交互方式的交互效率,同时通过主观量表比较两种交互方式的用户体验.结果两种交互方式在不同类型任务中交互效率不同;动作捕捉手套用户体验评分更高,但交互手柄也能带来出......
作者:孔祥杰;刘玉庆;安明;刘相;胡福超;杨宜婧 刊期: 2018- 06
-
四色光质对钝顶螺旋藻生长合成和光合放氧的影响
目的探究四色混合光质对螺旋藻生长的影响,为受控生态生保系统中微藻生物部件优化培养提供参考.方法以红光为对照,在六种不同配比的红(R)、蓝(B)、绿(G)、黄(Y)四色LED混合光质处理下进行钝顶螺旋藻培养,对其形态、干重、蛋白质含量、光合色素组成和放氧效率等指标进行测量与综合分析.结果所有四色光质处理下的藻丝体长度均短于红光处理,而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和藻蓝素含量都高于红光处理;7R2B0.5G0......
作者:毛瑞鑫;唐永康;张春燕;纪运杰;郭双生 刊期: 2018- 06
-
基于CART决策树的管制员疲劳检测研究
目的为保障民航安全,开发实时检测管制员疲劳的技术方法,积极进行疲劳预警.方法通过模拟管制实验采集正常与剥夺睡眠状态下受试者的脑电、心电、呼吸、体温和眼动等多源数据并计算疲劳特征指标,同时记录受试者的主观疲劳程度和操作绩效,在此基础上建立识别管制疲劳状态的CART决策树模型.结果RR间期、LF/HF、快波/慢波、PERCLOS和扫视速度均与管制员疲劳呈较强相关,利用决策树融合这五项指标构建疲劳检测模......
作者:靳慧斌;朱国蕾;吕川 刊期: 2018- 06
动态资讯
- 1 模拟体液流速对多孔磷酸钙陶瓷表面类骨磷灰石形成的影响
- 2 有效连接分析在脑功能磁共振数据中的发展和应用
- 3 壳体结构模型的减振设计方法研究及试验验证
- 4 推进剂中硝基类化合物定量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 5 飞行人员宇宙辐射估算与实验测量的比较研究
- 6 拦阻着舰过程中不同百分位人体运动幅度的差异研究
- 7 中药X方剂对7d尾部悬吊大鼠心血管脱锻炼的对抗效应
- 8 以脱细胞犬动脉为基质的血管支架体外再细胞化
- 9 重组ACE2基因对人血管内皮细胞中eNOS磷酸化水平的影响
- 10 双向多样本模拟微重力效应的细胞实验装置研制
- 11 尾悬吊大鼠后肢动脉平滑肌细胞钾离子通道活性的改变
- 12 基于块图像内容自适应选择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的图像配准法
- 13 针灸缓解肌肉疲劳的肌电分析
- 14 胃电慢波节律百分比计算方法改进
- 15 失重或模拟失重条件下血管收缩反应变化的研究进展
- 16 医学图像处理中可变模型技术的研究进展
- 17 低密度脂蛋白分离技术
- 18 多路独立人体阻抗测量和信号分析
- 19 基于模拟航天任务的心理学研究:任务、内容和方法
- 20 载人航天用TC-5A和TC-13X分子筛的研制及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