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1988年创刊,中英文混编,原为季刊,1996年改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由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办,主要报道国内外航空航天医学、生物医学工程、以及有关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研究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以及新动向。期刊设置有学术论著、文献综述、研究快报等栏目,本刊是我国载人航天及生命科学领域的核心期刊之一,目前被美国工程索引(EI)、医学文献联机检索系统(Medline)、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美国航空航天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分析和引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数据库(CSCD)、中国学术期刊网(CJN)、万方数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N)、中国科学工程期刊文摘数据库(英文版)、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国航空航天文献数据库等权威数据库收录,是相关领域广大硕博士毕业生和科研工作人员发表英文论文和中文论文的大舞台。请将电子档投至信箱suhongyu@vip.sina.com,同时要求邮寄纸质稿件1份,单位介绍信1份(证明无失泄密、无政治问题、无一稿多投、作者署名无争议,在校生还需导师签字)、作者简介1份(必须有电子邮箱和联系电话)。
主管单位: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主办单位: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出版部门: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2-083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774/R
邮发代号: 82-616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1996年优秀国防科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 主办单位: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 国际刊号:1002-0837
- 国内刊号:11-2774/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Gz诱导热休克蛋白表达及其对+Gz致脑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Gz重复暴露后,大鼠不同脑区HSP70表达强度和时程的变化规律,及其与正加速度致脑损伤的相关性.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2Gz、+4Gz、+6Gz、和+10Gz暴露组.分别在暴露后6h,10h,1d,2d,4d和6d处死取脑,观察HSP70和HSP70mRNA在鼠脑不同部位的表达以及脑神经元形态学的变化.结果低G值(+2Gz)下,HSP70表达强度弱,持续时间短,但范围较......
作者:李金声;孙喜庆;吴兴裕;饶志仁;刘惠玲;曹义战 刊期: 2002- 06
-
抗+Gx作用呼吸动作和训练方法的研究
目的探讨对抗+Gx作用的呼吸动作及其训练方法.方法7名男性青年被试者接受了抗+Gx呼吸动作训练,并于训练前、后分别在离心机上做+Gx耐力检查,检查中实时监测呼吸方式、呼吸频率、心电图、心率、动脉氧饱和度(SaO2)及主观呼吸感觉和视觉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与训前比,训后被试者的+Gx耐力明显提高(P......
作者:薛月英;由广兴;吴斌;刘兴华;路盛强;谢宝生 刊期: 2002- 06
-
+Gx负荷对大鼠脑组织能量代谢的影响
目的观察+Gx作用下大鼠脑组织能量代谢的变化特点,探讨其在+Gx致脑功能改变和工作效率下降中的可能作用及防护措施.方法将45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5Gx组、+10Gx组、+15Gx组和+20Gx组,分别暴露于相应G值的+Gx条件下.之后,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脑组织中腺苷酸含量,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乳酸(LA)含量,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5G......
作者:吴斌;谢宝生;由广兴;刘兴华;路盛强;黄伟芬 刊期: 2002- 06
-
卧姿人体垂直振动模型
目的建立卧姿人体头部、胸部和腹部垂直振动模型.方法被试者12名,年龄24~56岁,采用频率2~35Hz的白噪声激励,根据卧姿被试者头、胸、腹部的加速度阻抗特性曲线,得到卧姿人体头部垂直振动模型,拟合出腹部和胸部的垂直振动模型.结果头部可认为是刚体,腹部和胸部模型为三自由度.结论卧姿人体垂直振动机械阻抗可线性表示且具有确定性,对卧姿人体头部、胸部和腹部分别建立垂直振动模型,便于计算与评价卧姿人体承受......
作者:孙景工;牛福;祁建城;李若新 刊期: 2002- 06
-
头低位卧床对眼内压、近视力、视野的影响及其中药防护
目的观察头低位卧床模拟失重对人体眼压、视野、近视力的影响,及中药对抗模拟失重的效果.方法10名被试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中药组,用头低位-6°21d卧床模拟失重,分别于卧床前、中、后测量两组被试者眼内压、近视力及视野.结果眼内压及近视力在卧床期间呈波动下降趋势,两者间存在一定相关性;中心视野变化无显著性;服中药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近视力下降.结论1)头低位卧床可引起眼压、近视力下降;2)服中药可在一定程......
作者:许欣;徐志明;刘国印;徐利明;王宝珍;何宏 刊期: 2002- 06
-
模拟失重对新西兰兔股静脉压力-容积关系的影响
目的观察模拟失重对兔股静脉压力-容积关系的影响及静脉壁显微结构的变化.方法采用头低位(-20°)倾斜的方法作为模拟失重家兔模型.24只雄性健康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对照组、模拟失重21d组和模拟失重10d组,每组8只.进行股静脉的压力-容积(P-V)关系测试,并观察血管壁的显微结构.结果模拟失重后股静脉P-V曲线向容积变化比增大的方向移动,模拟失重21d组较10d组移动更明显.分别于加、卸载测试时拟合......
作者:岳勇;姚永杰;谢小萍;王冰;朱庆生;吴兴裕 刊期: 2002- 06
-
二维人体目标拾取运动分析
目的通过对人体的目标拾取运动特性进行研究,解决人体的目标拾取运动的二维建模问题.方法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二维目标拾取运动实验,取得了大量有价值的实验数据.结果在理论研究和实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描述人的二维目标拾取运动的理论模型,并采用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对本理论模型进行了实验系数确定.结论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适用性,不仅可以描述二维目标拾取运动,而且适用于一维情况.......
作者:刘伟;袁修干;王立刚;柳忠起;王睿;康卫勇 刊期: 2002- 06
-
环控生保集成演示验证系统总体设计及其试验验证
目的研制环控生保集成演示验证系统,为未来中长期环控生保系统技术的研究创造一个先进的地面研究试验环境.方法将固态胺二氧化碳收集浓缩、Sabatier二氧化碳还原、全氟磺酸热电综合膜蒸发尿处理和固态聚合物水电解制氧等再生式生保技术、集中通风温湿度控制技术、测量控制等非再生式技术集成在一密封绝热环境中,并通过试验考核.结果系统及再生式各分系统主要技术指标满足要求,系统总体及各分系统的整合是成功的,基本上......
作者:芮嘉白;郑传先;曾庆堂 刊期: 2002- 06
-
+Gz重复暴露大鼠脑cDNA消减文库的构建
目的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构建+Gz重复暴露大鼠脑和正常大鼠脑差异表达的cDNA消减文库,为筛选+Gz暴露大鼠脑差异表达基因,探讨+Gz引起脑损伤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Wiste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Gz重复暴露组,对照组大鼠G值为+1Gz,实验组大鼠在动物离心机上经历了3次+10Gz/1min(两次间间隔30min)作用,于暴露后6h处死取脑.分别从+Gz重复暴露组和对照组大鼠脑中提取pol......
作者:蔡庆;刘红巾;林凯;姜建东;朱美财 刊期: 2002- 06
-
冲击响应谱时域合成算法研究
目的为电动振动台实现模拟爆炸冲击环境提供一种有效的在线时域合成方法.方法根据冲击响应谱时域合成的一般原则,选择一种波形(合成小波WAVSYN),研究时域合成的方法及合成过程中的几个主要参数对波形形状、加速度幅值和作用持续时间的影响.为使冲击响应谱满足精度要求,给出了冲击谱值修正方法.同时,为确保合成的加速度峰值在电动振动台许可范围内,给出了一种时域优化方法.结果用本文介绍的时域优化算法结合冲击谱值......
作者:刘洪英;马爱军 刊期: 2002- 06
动态资讯
- 1 失重对脑血流影响的仿真研究
- 2 恒拉力系统的设计及系统固有频率和频响函数分析
- 3 模拟失重对人体皮肤温度分布和不同部位非蒸发散热的影响
- 4 丝氨酰-天冬氨酰-谷氨酸三肽对低密度脂蛋白吸附性能的研究
- 5 基于飞行保护头盔的主动消声研究
- 6 追踪任务下脑波频率特征的变化特点研究
- 7 抗+Gx作用呼吸动作和训练方法的研究
- 8 天然抗氧化剂对空间辐射的防护作用
- 9 高+Gz反复暴露后大鼠心脏组织应激性差异表达基因的分离
- 10 基于Teager能量算子(TEO)非线性特征的语音情绪识别
- 11 飞行员情境认知的综合评判
- 12 饮用加银水对尾吊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
- 13 模拟失重及再超重对猕猴腮腺组织热休克蛋白HSP70表达的影响
- 14 基于“认知预期”的情境意识预测模型
- 15 15d-6°头低位卧床对女性运动心肺功能影响及对抗措施效果
- 16 尾部悬吊大鼠不同部位动脉血管的分化性结构重塑变化及其可逆性
- 17 流体剪切应力对EA.Hy926细胞IL-8基因表达的影响
- 18 hPeriod1PAS结构域相互作用蛋白的筛选和研究
- 19 高原条件下使用增氧呼吸器对血氧饱和度和心率的影响
- 20 听觉空间方位区分作业中的两类脑慢电位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