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1988年创刊,中英文混编,原为季刊,1996年改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由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办,主要报道国内外航空航天医学、生物医学工程、以及有关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研究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以及新动向。期刊设置有学术论著、文献综述、研究快报等栏目,本刊是我国载人航天及生命科学领域的核心期刊之一,目前被美国工程索引(EI)、医学文献联机检索系统(Medline)、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美国航空航天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分析和引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数据库(CSCD)、中国学术期刊网(CJN)、万方数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N)、中国科学工程期刊文摘数据库(英文版)、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国航空航天文献数据库等权威数据库收录,是相关领域广大硕博士毕业生和科研工作人员发表英文论文和中文论文的大舞台。请将电子档投至信箱suhongyu@vip.sina.com,同时要求邮寄纸质稿件1份,单位介绍信1份(证明无失泄密、无政治问题、无一稿多投、作者署名无争议,在校生还需导师签字)、作者简介1份(必须有电子邮箱和联系电话)。
主管单位: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主办单位: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出版部门: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2-083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774/R
邮发代号: 82-616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1996年优秀国防科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 主办单位: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 国际刊号:1002-0837
- 国内刊号:11-2774/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组织仿体液中近红外荧光分子探针的3-D成像
目的研制荧光分子断层成像实验系统,获取组织仿体内近红外荧光探针的3-D图像.方法系统采用低温制冷CCD相机作为高灵敏弱光信号探测器,通过旋转目标物,得到各个角度的激发荧光场.组织内近红外光子传输遵循漫射近似理论,图像重建采用基于有限元的快速算法.结果荧光检测系统可以获取全周高密度原始数据,重建图像可再现漫射介质内的荧光目标物的位置与3-D形状.结论仿体液中荧光目标物重建结果良好,可作为在体动物光学......
作者:胡刚;姚俊杰;宋小磊;白净 刊期: 2009- 02
-
伴有脑血管意外的高血压患者血压近日节律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压近日节律的特点与发生脑血管意外并发症的关系.方法收集发生脑出血及脑梗塞高血压患者一般资料和检测24h动态血压,并按脑出血和脑梗塞分组,使用余弦法(包括单余弦法MSC和群体余弦法MPC)分析各自血压近日节律特点,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使用MSC和MPC分析均发现,两组年龄、性别、血脂等一般情况无差异的状况下,其血压近日节律的相位和调整中值亦无显著差异,其节律式样的不同主要表现在脑......
作者:江舟;汪宇辉;关俊文;姚兵;刘雅;刘延友;王正荣 刊期: 2009- 02
-
Linux 2.6平台神经电生理闭环系统软件的设计和实现
目的在Linux2.6操作系统下开发基于多电极阵列的神经电生理闭环系统软件.方法通过中断和字符设备子系统接口,将USB总线刺激器和PCI总线数据采集卡连接到用户模式,并依据神经元网络活动确定刺激器输出,设计闭环控制算法,基于GNUC开发在Linux下的刺激应用程序.结果在Linux2.6PC平台上实现了电生理实验系统采集和刺激终端的在线控制软件,并用该软件控制由多电极阵列培养皿、放大器、数据采集卡......
作者:蒲江波;朱耿;李向宁;刘谦;周炜 刊期: 2009- 02
-
30 d头低位卧床期间下肢运动锻炼对心脏功能的影响
目的本实验利用头低位卧床模拟失重,通过观察和比较30d卧床期间不同体育锻炼方式对心脏收缩泵血功能的影响,旨在进一步明确体育锻炼对失重后心脏功能变化的对抗效果.为制定我国载人航天时航天员失重对抗方案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5名男性健康被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下肢肌力训练组和自行车功率计训练组3组,每组5人对照组仅-6°HDT卧床30d,不进行任何处理,下肢肌力训练组和自行车功率计训练组在30d卧床期间分......
作者:耿捷;孙喜庆;刘玉盛;杨长斌;张舒;曹新生;吴斌 刊期: 2009- 02
-
大气层中民航飞行空域宇宙辐射有效剂量率估算方法研究
目的根据国家标准(GB18871-2002),为了保护民航飞行人员,应该对其飞行过程中受到的宇宙辐射剂量进行监测,为此本文提出一种计算大气层中宇宙辐射剂量率的方法.方法在大量实验和计算数据的基础上,推导出计算从海平面至25km高度地球大气层中任意位置宇宙辐射剂量率的基本计算公式.宇宙辐射剂量率是海拔、地磁截止刚度和太阳活动日心压的函数.结果用该方法计算了10km高度不同经度和纬度138个位置的宇宙......
作者:冯英进;陈蔚如 刊期: 2009- 02
-
不同角度倾斜对人体心血管系统影响的仿真研究
目的仿真研究不同角度倾斜对人体心血管系统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并与已发表实验数据比较,以校验所用分布式心血管系统数学模型是否可用于失重对心血管影响的仿真研究,提出存在问题及改进方向.方法利用该模型沿血管方向调整重力分量模拟人体倾斜角度的变化.计算变化过程中人体的心血管响应.结果随倾斜角度绝对值的增加,所有血管的平均血压都近似呈不同方向的指数变化.人体由直立体位转至水平体位,中心静脉压呈指数增加;心率虽......
作者:刘洋;焦纯;张国鹏;张立藩;卢虹冰 刊期: 2009- 02
-
金钠多对缺氧、血管紧张素Ⅱ及两者联合作用条件下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金钠多对急性缺氧、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两者联合作用条件下血管内皮细胞(VEC)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分为7个组:1)对照组;2)单纯缺氧组;3)缺氧+金钠多组;4)单纯血管紧张素Ⅱ组;5)血管紧张素Ⅱ+金钠多组;6)缺氧+血管紧张素Ⅱ组;7)缺氧+血管紧张素Ⅱ+金钠多组.有缺氧因素的各组均置于低压舱内上升至5000m高度、停留30min,对培养的各组血管内皮细胞进行缺氧......
作者:李靖;李鸣皋;马贵喜;刘玉;蒙果;韩磊;吕晓宁;刘昕 刊期: 2009- 02
-
基于Cao算法的心率变异信号分析
目的进一步分析心率变异信号的混沌特性方法采用Cao算法分析了40例健康人(老年组20例,年轻组20例)的心率变异;提出确定小嵌入维数的稳定性;隹则;提出定量分析心率变异信号中确定性成分的方法,并应用于老年组和年轻组结果每例被试者的心率变异信号均同时含有随机成分和确定性成分;稳定性准则能解决Cao算法确定嵌入维教时存在主观因素的问题;老年人的确定性成分比年轻人高.结论本文证明了心率变异是一种确定性混......
作者:朱莉;吴建华;胡广书 刊期: 2009- 02
-
大鼠水浸应激过程中心电信号的非线性特征与自主神经调制状况研究
目的通过分析心电信号的非线性特征,明确大鼠水浸应激过程中自主神经系统功能调制状况,并探讨近似熵与分形标度指数变化与自主神经系统功能调制状况的关系.方法记录大鼠在单纯捆绑、水浸应激以及切断副交感神经水浸过程的心电信号,计算RR间期的近似熵和分形标度指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水浸应激后,切断副交感神经水浸组与对照组相比,以及切断副交感神经水浸组内不同时间段间相比,两个指标变化均没有显著性差异.其他两组......
作者:郭永新;焦青;郭姝;谢元芳;曹济民;张正国 刊期: 2009- 02
-
基于去趋势波动分析的全局性缺氧缺血脑损伤后脑电信号分析
目的分析去趋势波动分析算法(detrendedfluctuationanalysis,DFA)得到的标度指数值(scalingindex)对神经活动健康情况的表征准确性,方法使用去趋势波动分析算法分析缺氧缺血状态下的脑电信号,把得到的标度指数值与组织切片实验结论相比较.结果标度指数值对脑损伤的反应情况,与组织切片实验结果吻合,结论DFA算法得到的标度指数值能够很好地表征神经生理活动.......
作者:宋芳;戴秋璐;吴文庆;邱意弘;朱贻盛;童善保 刊期: 2009- 02
动态资讯
- 1 中国民航飞行学员MMPI-2测评结果分析
- 2 模拟微重力条件下昆明小鼠早期胚胎体外发育及其G6PD基因表达
- 3 人体卧姿着陆冲击动态响应特性研究
- 4 定量超声基因导入与效应控制
- 5 高速气流吹袭时人上肢气动力特性
- 6 壳体结构模型的减振设计方法研究及试验验证
- 7 噪声对人思维能力的影响
- 8 用于荧光断层成像的边缘反投影三维表面轮廓提取算法
- 9 一种合成的纳米粒高分子材料的细胞毒性研究
- 10 航天操作复杂度模型中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11 红景天黄芪合剂预防大鼠模拟高原缺氧脑损伤的作用
- 12 模拟微重力条件下的膜式水气分离器的实验研究
- 13 空间飞行免疫学效应研究进展
- 14 神经节苷脂对急性低氧大鼠脑皮层神经元的保护作用研究
- 15 载人航天器冷凝干燥组件腐蚀当量环境与加速试验谱研究
- 16 DJ-1介导缺氧心肌HL-1细胞线粒体动力学变化
- 17 去负荷对大鼠骨计量学和骨质的影响
- 18 21d头低位卧床期间第一周和后一周下体负压锻炼对立位耐力和心功能的影响
- 19 基于混合粒子群和模拟退火算法的聚焦性优化
- 20 新型侧管式抗荷装备与抗荷动作的综合防护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