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1988年创刊,中英文混编,原为季刊,1996年改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由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办,主要报道国内外航空航天医学、生物医学工程、以及有关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研究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以及新动向。期刊设置有学术论著、文献综述、研究快报等栏目,本刊是我国载人航天及生命科学领域的核心期刊之一,目前被美国工程索引(EI)、医学文献联机检索系统(Medline)、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美国航空航天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分析和引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数据库(CSCD)、中国学术期刊网(CJN)、万方数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N)、中国科学工程期刊文摘数据库(英文版)、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国航空航天文献数据库等权威数据库收录,是相关领域广大硕博士毕业生和科研工作人员发表英文论文和中文论文的大舞台。请将电子档投至信箱suhongyu@vip.sina.com,同时要求邮寄纸质稿件1份,单位介绍信1份(证明无失泄密、无政治问题、无一稿多投、作者署名无争议,在校生还需导师签字)、作者简介1份(必须有电子邮箱和联系电话)。
主管单位: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主办单位: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出版部门: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2-083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774/R
邮发代号: 82-616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1996年优秀国防科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 主办单位: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 国际刊号:1002-0837
- 国内刊号:11-2774/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多工况下冷凝干燥换热器性能仿真研究
目的对载人航天器温湿度控制系统所采用的冷凝干燥换热器的主要工作状态进行了研究,以便为设计提供更精确的计算方法.方法在对冷凝干燥换热器结构进行合理简化的基础上,建立相关的微元换热器数学模型,对干工况使用对数平均温差法计算,对湿工况使用能量、质量守恒方法计算.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使用打靶法求解模型方程组,得到了冷凝干燥换热器不同的工作状态及其对应的换热和除湿性能.结果分析结果表明,所......
作者:王晶;袁卫星;袁修干 刊期: 2010- 02
-
一种基于小波域检测与自适应神经网络模糊演绎系统的微钙化检测新算法
目的基于乳腺癌微钙化的重要早期征象,研究乳腺X线图像计算机辅助诊断的检测与算法.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微钙化自动检测技术:它采用离散小波变换分解图像的高频分量,在小波域中对疑似的微钙化进行检测,并使用自适应神经网络模糊演绎系统(ANFIS)进行自适应调节;然后使用基于多层感知器(MLP)的分类器对疑似的微钙化进行筛选,以降低检测的假阳性率.结果在使用FROC曲线中段的参数组进行实际检测时,本算法的真阳......
作者:徐伟栋;刘伟;厉力华;马莉;邵国良;张娟 刊期: 2010- 02
-
模拟航天环境对发音人语音特征的影响
目的研究模拟航天应激环境对发音人语音特征的影响.方法在72h心理隔绝及睡眠剥夺实验,密闭舱60d试验,以及头低位60d模拟失重试验中,录制受试者的语音,并进行分析.结果在3种应激环境下,烦躁情绪的出现与基频的变化具有一定的一致性,音节时长、短时能量的变化与时间节点有关.结论根据特征参数改变规律,可为进一步的应激语音情绪识别奠定理论基础.......
作者:高慧;陈善广;安平;刘学勇;刘钢;牛聪敏 刊期: 2010- 02
-
血管内超声弹性成像中成像参数的比较研究
目的验证血管内超声弹性成像用于检测血管斑块的有效性.方法建立血管斑块的平面应变模型并生成超声仿真数据.通过一维数值优化算法获得血管径向位移分布和应变分布.通过有限元分析和迭代的方法得到血管的弹性模量分布.结果位移、应变、弹性模量3个分布图均能够检测到血管斑块,弹性模量能够提供斑块的形状大小信息,位移和应变分布图上斑块的轮廓尚不清晰.结论相对于位移和应变,弹性模量对于斑块的检测有着明显的优势,但受应......
作者:刘科;朱新建;邵金华;白净;张鹏飞;张运 刊期: 2010- 02
-
基于单一加速度传感器的士兵状态微型监测器研制
目的为实现低生理、心理负荷下的士兵状态实时监测,设计一种用于战场环境的微型士兵状态监测器.方法选用MMA7260传感器采集士兵运动加速度信号和静止时的心跳加速度信号,经模拟电路处理后由Zigbee无线通信实时传输数据到单兵数字终端,并在终端系统实现士兵状态分析和心率检测.结果有效采集和处理加速度信号,实现了静止、步行、跑动(站立、平躺、侧卧)等姿态的识别;计算出静止时士兵的心率.结论采用加速度传感......
作者:王子洪;吴宝明;肖南;闫庆广;冯正权;何庆华 刊期: 2010- 02
-
座舱空中态势显示格式对冲突探测绩效的影响
目的在各种空中交通态势的时间与距离特征条件下,讨论空中交通信息显示格式(分离式与整合式)对冲突探测任务绩效的影响.方法54名受试者参与实验,摸拟呈现4架飞机的空中交通态势信息,受试者判断哪一架入侵机会与本机发生冲突.实验采用3(入侵机飞行时间)×2(入侵机飞行距离)×2(显示格式)重复测量实验设计.因变量是冲突探测的判断时间与判断准确率.结果在分离式显示格式条件下,随着入侵机至航线交汇点的飞行时间......
作者:傅亚强;许百华 刊期: 2010- 02
-
基于ERPs的汉字倒置效应与镜像效应早期分离研究
目的考察汉字倒置效应和镜像效应的早期分离现象.方法受试者为16名右利手健康大学生.实验刺激为4类随机出现的等概率独体汉字(正立、倒置、镜像、镜像倒置).要求受试者对正立和倒立的汉字分别按不同的键.记录64导脑电.结果1)与正立汉字相比,倒置汉字与镜像汉字在颞枕区的N170潜伏期均显著延长,幅值无明显差别;2)在N170时间窗口,倒置汉字与镜像汉字的全脑地形图表现出了明显的分离,提示二者的神经发生源......
作者:郑亚;高蕾;周路平;赵仑 刊期: 2010- 02
-
褪黑素对重离子辐射损伤小鼠肺的防护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褪黑素(melatonin,MLT)对重离子辐射损伤小鼠肺的防护作用.方法预先给小鼠腹腔注射10mg/kg的MLT,1h后给予0、0.5、1.0、2.0及4.0Gy的全身~(12)C~(6+)束均匀照射,剂量率约1.4Gy/min,辐射后8h,检测辐射损伤小鼠肺组织的SOD活性和MDA、GSH含量,并通过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辐射损伤小鼠肺细胞的拖尾长度和尾距.结果和单纯辐射组相比,10m......
作者:武振华;张红;刘斌;赵卫平;张保平;张栋 刊期: 2010- 02
-
含水率对自然关节软骨压缩变形的影响
目的研究含水率对天然关节软骨的压缩变形特征.方法在40℃的真空恒温箱内测定纯软骨、底质骨和软骨在不同挥发时间下的质量损失,在UMT-2型试验机上测量软骨在不同含水率下的围限压缩变形,结合Mow的关节软骨本构方程,获得软骨组织的聚集模量和渗透系数.结果在40℃下纯软骨、底质骨和软骨的质量损失与挥发时间呈非线性增加,粗略确定了含水率为75%、50%、25%和0%的挥发时间分别是17min、35min、......
作者:钱善华;葛世荣 刊期: 2010- 02
-
国产新型双叶机械人造心脏瓣心输出量的测定
目的观察国产新型双叶机械人造心脏瓣(久灵瓣)植入动物体和人体后的心输出量.方法1)动物实验测定:手术中对置换21mm型号二尖瓣的6只羊用导管法测定心输出量;对2只术后存活30个月的羊先用超声法,然后用导管法并在多巴酚丁胺负荷下作心输出量测定.2)临床患者测定:对14例主动脉瓣和10例二尖瓣置换术患者术中用导管法测定,术后12个月用超声法测定心输出量.结果1)动物实验:术中6只羊用导管法测定平均心输......
作者:娄海芳;董爱强 刊期: 2010- 02
动态资讯
- 1 医用聚乳酸体内降解机理及应用研究进展
- 2 载人航天器乘员舱结构布局工效学的研究进展
- 3 空间站CO2去除系统对微量污染物的辅助去除作用研究
- 4 基于CQT原理的行为筛查测验研究:认知负荷与情境因素、人格特质的关系
- 5 低频旋转永磁场对人体表面热分布和血压及心率的影响
- 6 机械臂遥操作过程的视觉信息呈现方式
- 7 人工重力联合中等强度运动锻炼对4d头低位卧床后有氧及无氧运动能力的影响
- 8 番泻叶致胃肠负荷加重对甲状腺机能低下大鼠适应性产热的影响
- 9 模拟飞船应急返回时+Gx暴露后大鼠脑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p53的表达
- 10 空中乘务员职业特性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 11 QRS波检测技术的进展
- 12 支气管哮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重叠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 13 一种无创检测桡动脉脉搏波速度的新方法
- 14 尾部悬吊对大鼠比目鱼肌肌梭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 15 交互方式对航天员虚拟训练效率和体验影响研究
- 16 基于单双极复合标测的心外膜除极信号的相关性分析
- 17 模拟失重大鼠比目鱼肌小动脉网各级血管内径的变化
- 18 基于多尺度小波熵的阵发性房颤识别方法
- 19 中国航天员选拔训练发展历程与展望
- 20 孙喜庆博士荣获Sidney D.Levertt,Jr.环境科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