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1988年创刊,中英文混编,原为季刊,1996年改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由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办,主要报道国内外航空航天医学、生物医学工程、以及有关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研究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以及新动向。期刊设置有学术论著、文献综述、研究快报等栏目,本刊是我国载人航天及生命科学领域的核心期刊之一,目前被美国工程索引(EI)、医学文献联机检索系统(Medline)、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美国航空航天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分析和引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数据库(CSCD)、中国学术期刊网(CJN)、万方数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N)、中国科学工程期刊文摘数据库(英文版)、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国航空航天文献数据库等权威数据库收录,是相关领域广大硕博士毕业生和科研工作人员发表英文论文和中文论文的大舞台。请将电子档投至信箱suhongyu@vip.sina.com,同时要求邮寄纸质稿件1份,单位介绍信1份(证明无失泄密、无政治问题、无一稿多投、作者署名无争议,在校生还需导师签字)、作者简介1份(必须有电子邮箱和联系电话)。
主管单位: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主办单位: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出版部门: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2-083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774/R
邮发代号: 82-616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1996年优秀国防科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 主办单位: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 国际刊号:1002-0837
- 国内刊号:11-2774/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力学信号在骨骼中的转导
综述了近年来骨骼功能适应性机制的研究进展.力学信号在骨骼内的转导过程分为4个阶段:力学偶联;生化偶联;信号的传递;效应性细胞的反应.通过这4个阶段将作用在骨骼上的应力信号转导为生物化学信号,并影响细胞的功能,终导致骨骼组织出现相应的结构变化以适应应力环境的需要.......
作者:张舒;吴兴裕;李莹辉;谢力勤 刊期: 2001- 06
-
热休克蛋白70与加速度应激
现代高性能战斗机产生的高G值持续性正加速度可导致脑缺血、缺氧,继而引起脑功能障碍.热休克蛋白70(heatshockprotein70,HSP70)是生物体中广泛存在的一种蛋白质,其表达与脑缺血中的应激反应有重要关系,与神经细胞的缺血性损伤密切相关,目前大多数研究认为应激时HSP70的表达对神经元有保护作用.本文综述了HSP70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脑缺血后对细胞保护作用,并阐述了HSP70的表达与+......
作者:韦应波;孙喜庆;吴兴裕 刊期: 2001- 06
-
飞行员神经症人格特征与血浆相关神经肽变化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神经症飞行员的人格类型特征以及血浆中某些神经肽变化的特点.方法以病例对照性方法对124名男性飞行员的人格类型、血管活性肠肽(VIP)、β-内啡肽(β-EP)和血管紧张素Ⅱ(A-Ⅱ)进行评定和测量.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具有不同的人格特征和人格类型;病例组血浆VIP含量和β-EP含量有明显下降;4种人格类型中,病例组内向不稳定型患者的神经肽含量下降为明显.结论病例组飞行员有特征性的人格特点和类型......
作者:董燕;段建平;侯祥庆;李江丽;张翠荣;侯桂枝 刊期: 2001- 06
-
红景天对高原人体运动后自由基和血清肌酸激酶的影响
目的探讨药物对高原人体运动后自由基代谢和肌酸激酶的影响.方法对进驻海拔4100m高原20d的40名健康青年随机分为红景天组、乙酰唑胺组、西氏胶囊组和对照组,每组10人,在安静时、服药前、后和踏阶运动后分别检测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肌酸激酶(CK)和其同功酶(CK-MB)含量.结果服药前运动后较安静时,MDA、GSH-Px、CK、CK-M......
作者:崔建华;王引虎;张西洲;哈振德;王伟;马勇 刊期: 2001- 06
-
飞机驾驶舱概念设计阶段工效评价用人体几何模型
目的基于飞机驾驶舱设计需要,建立适合其工效分析用的人体几何模型.方法首先进行人体表面划分,确定曲面数据来源、人体曲面表示、人体的关节自由度、局部坐标系及人体各节段的质心位置和大小,后利用三维造型软件显示人体几何模型.结果按上述方法生成的人体几何模型可模拟基本的工效分析动作,包括人体头颅转动和手、脚运动后的终姿态.结论人体几何模型适于目前研究和工程的需要.......
作者:王黎静;袁修干 刊期: 2001- 06
动态资讯
- 1 基于神经网络的冠心病无创诊断方法研究
- 2 着陆冲击对人体影响及医学评价问题评述
- 3 番茄种子空间搭载与地面后代叶片的差异蛋白质组研究
- 4 基于有序体数据的体绘制方法
- 5 肌球蛋白重链Ⅱx mRNA表达可能为大鼠比目鱼肌废用的分子标志
- 6 模拟失重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及下体负压的对抗作用
- 7 转化生长因子-β及其在微重力下生物效应的研究进展
- 8 噪声、振动复合因素对汉语语音清晰度影响的研究
- 9 空间环境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 10 模拟失重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生物学性能的影响
- 11 建立减压病动物模型的研究
- 12 各向异性骨再造过程的实现
- 13 空间飞行与过氧化损伤
- 14 螺旋藻对尾吊大鼠血脂、红细胞膜流动性和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
- 15 微囊化的ANP cDNA转染细胞降低高血压大鼠血压
- 16 超声造影剂微血管灌注建模及灌注参数初步研究
- 17 基于混合粒子群和模拟退火算法的聚焦性优化
- 18 山楂叶总黄酮对缺氧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细胞毒、NO和Ca2+水平的调控作用
- 19 正加速度致脑损伤和学习记忆障碍的多重机制假说
- 20 节律基因mClock在肿瘤实验化疗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