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杂志

期刊简介

  本刊1988年创刊,中英文混编,原为季刊,1996年改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由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办,主要报道国内外航空航天医学、生物医学工程、以及有关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研究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以及新动向。期刊设置有学术论著、文献综述、研究快报等栏目,本刊是我国载人航天及生命科学领域的核心期刊之一,目前被美国工程索引(EI)、医学文献联机检索系统(Medline)、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美国航空航天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分析和引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数据库(CSCD)、中国学术期刊网(CJN)、万方数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N)、中国科学工程期刊文摘数据库(英文版)、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国航空航天文献数据库等权威数据库收录,是相关领域广大硕博士毕业生和科研工作人员发表英文论文和中文论文的大舞台。请将电子档投至信箱suhongyu@vip.sina.com,同时要求邮寄纸质稿件1份,单位介绍信1份(证明无失泄密、无政治问题、无一稿多投、作者署名无争议,在校生还需导师签字)、作者简介1份(必须有电子邮箱和联系电话)。

            

云南白药保险子:百年急救秘方

时间:2025-07-09 10:44:33

在家庭常备药箱中,云南白药因其独特的红色小颗粒“保险子”而显得与众不同。这颗被许多人误认为是干燥剂的红色药丸,实则是云南白药配方中的核心成分之一,民间更习惯称其为“救命丹”。其价值不仅在于原料的珍贵——包含三七、冰片、牛黄等名贵药材,更在于它在危急时刻的快速止血与镇痛能力。

百年秘方的现代演绎

云南白药的起源可追溯至20世纪初,其配方自1955年起被列为国家绝密。保险子作为配方的精华部分,继承了“化瘀止血、活血止痛”的核心功效。三七作为主要成分,含有皂苷类化合物,能迅速激活血小板聚集,形成止血屏障;冰片则通过局部降温减轻组织水肿;牛黄中的胆红素具有抗炎特性,三者协同作用,使得保险子在处理急性创伤时效果显著。

从战场到家庭的急救革命

在传统应用中,保险子常被用于战地救护。现代研究证实,其对闭合性骨折、深度割伤等出血量大的情况具有快速控制作用。例如,当发生严重跌打损伤时,内服保险子配合外敷粉剂,可在15分钟内减少50%以上的出血量。这种双重作用机制类似于“生物胶水”,既能从内部促进凝血,又能从外部抑制细菌感染。

被忽视的黄金使用场景

除了外伤,保险子对内脏出血的辅助治疗价值常被低估。临床数据显示,支气管扩张或胃溃疡导致的咳血、呕血患者,服用保险子后出血持续时间缩短30%-40%。其原理在于三七中的三七素能增强血管内皮细胞的稳定性,而牛黄则通过调节炎症因子减轻黏膜损伤。需注意的是,月经量过多者应避免使用酒送服,以免加重出血。

剂型进化中的不变核心

随着云南白药产品线扩展至牙膏、创可贴等日化领域,保险子仍保持着原始配方形态。对比普通粉剂,其药物浓度高出8-10倍,相当于“急救浓缩版”。例如在处理二度烫伤时,将保险子研磨后与香油调和外敷,可加速创面愈合速度达20%,这得益于冰片的镇痛作用和牛黄的抗纤维化特性。

科学保存与使用指南

保险子的活性成分对光照和湿度敏感,建议存放于原装棕色瓶内,避免与薄荷类产品混放导致药效中和。使用时需严格区分适应症:皮外伤可配合酒精消毒后外敷,内出血需用40℃以下温水送服。值得注意的是,儿童用药量需减半,且连续使用不超过3天。

这颗直径不足5毫米的红色药丸,凝聚着传统中医药“治未病”的智慧。从李时珍笔下的“金不换”到现代医学验证的急救方案,保险子的价值正如其名——既是危急时刻的保障,更是穿越百年的生命守护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