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本刊1988年创刊,中英文混编,原为季刊,1996年改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由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办,主要报道国内外航空航天医学、生物医学工程、以及有关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研究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以及新动向。期刊设置有学术论著、文献综述、研究快报等栏目,本刊是我国载人航天及生命科学领域的核心期刊之一,目前被美国工程索引(EI)、医学文献联机检索系统(Medline)、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美国航空航天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分析和引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数据库(CSCD)、中国学术期刊网(CJN)、万方数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N)、中国科学工程期刊文摘数据库(英文版)、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国航空航天文献数据库等权威数据库收录,是相关领域广大硕博士毕业生和科研工作人员发表英文论文和中文论文的大舞台。请将电子档投至信箱suhongyu@vip.sina.com,同时要求邮寄纸质稿件1份,单位介绍信1份(证明无失泄密、无政治问题、无一稿多投、作者署名无争议,在校生还需导师签字)、作者简介1份(必须有电子邮箱和联系电话)。
【贵州】2024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初、中、高级职称政策(一)
时间:2025-01-13 16:55:52
初、中级职称申报条件
一、初级职称
初级任职资格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具备相应专业学历,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报名参加考试。
医士(师):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参加医师资格考试,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可视同取得医士职称;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可视同取得医师职称。按照《中医药法》参加中医医师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取得中医(专长)医师资格,可视同取得医师职称。
护士(师):按照《护士条例》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取得护士执业资格,可视同取得护士职称;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从事护士执业活动满1年,可直接聘任护师职称。具备大专学历,从事护士执业活动满3年;或具备中专学历,从事护士执业活动满5年,可参加护师资格考试。
药(技)士:具备相应专业中专、大专学历,可参加药(技)士资格考试。
药(技)师:具备相应专业硕士学位;或具备相应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从事本专业工作满1年;或具备相应专业大专学历,从事本专业工作满3年;或具备相应专业中专学历,取得药(技)士职称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5年,可参加药(技)师资格考试。
二、中级职称
中级任职资格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具备相应专业学历,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报名参加考试。
临床、口腔、中医类别主治医师:具备博士学位并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或具备硕士学位,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后从事医疗执业活动满2年;或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后从事医疗执业活动满2年;或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经执业医师注册后从事医疗执业活动满4年;或具备大专学历,经执业医师注册后从事医疗执业活动满6年;或具备中专学历,经执业医师注册后从事医疗执业活动满7年。
公共卫生类别主管医师:具备博士学位并经执业医师注册后从事公共卫生执业活动;或具备硕士学位,经执业医师注册后从事公共卫生执业活动满2年;或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经执业医师注册后从事公共卫生执业活动满4年;或具备大专学历,经执业医师注册后从事公共卫生执业活动满6年;或具备中专学历,经执业医师注册后从事公共卫生执业活动满7年。
主管护师:具备博士学位并注册从事护理执业活动;或具备硕士学位,经注册后从事护理执业活动满2年;或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经注册并取得护师职称后,从事护理执业活动满4年;或具备大专学历,经注册并取得护师职称后,从事护理执业活动满6年;或具备中专学历,经注册并取得护师职称后,从事护理执业活动满7年。
主管药(技)师:具备博士学位;或具备硕士学位,取得药(技)师职称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2年;或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取得药(技)师职称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4年;或具备大专学历,取得药(技)师职称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6年;或具备中专学历,取得药(技)师职称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7年。
副高级职称申报条件
一、学历、资历条件
(一)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受聘担任中级职务满5年。
(二)具备大专学历,受聘担任中级职务满7年。其中申报副主任医师必须在县级及以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
二、专业素养基本要求
(一)全面、系统、熟练地掌握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能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以及最新科研成果并应用于实际工作,熟悉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与技术规范。
(二)具有较丰富的本专业工作经验,能解决本专业复杂疑难问题,具有较高的学术理论水平、善于经验总结。
(三)具有指导和组织本专业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的能力,具有指导和培养下一级技术人员工作和学习的能力。
三、专业工作经历要求
(一)受聘担任中级职务期间,平均每年从事本专业工作时间不少于40周。
(二)从事本专业工作原则上应与取得并受聘的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中的“专业”相符(其中医师须与执业范围相符)。因工作岗位变动,需申报现岗位专业类别的,按照转岗申报有关条件执行。四、教学、带教要求担任中级职务期间,每年为初级人员授课2次,每次不少于2个学时;合格带教2名初级专业人员(含进修生、院校实习生、规培生)或有效协助指导1名研究生的经历(时间不少于6个月)。医疗类(不含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护理类别中的医师、护师担任中级职务期间主持或参与门诊病例及病房查房讨论每周至少1次。
高级职称申报条件
一、学历、资历条件
申报正高级任职资格的人员,须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受聘担任副高级职务满5年。
二、专业素养基本要求
(一)在具备所规定的副高级任职资格水平的基础上,系统掌握本专业某一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与技术,并有所专长。深入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
(二)工作成绩突出,具有丰富的专业或技术工作经验,能解决重大疑难技术问题。
(三)具有指导和组织本专业的全面业务技术工作和培养专业人才的能力。
三、专业工作经历要求
(一)受聘担任副高级职务期间,平均每年从事本专业工作时间不少于35周。
(二)从事本专业工作原则上应与取得并受聘的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中的“专业”相符(其中医师须与执业范围相符)。因工作岗位变动,需申报现岗位专业类别的,按照转岗申报有关条件执行。四、教学、带教要求受聘担任副高级职务期间,每年为下级专业人员授课3次,每次不少于2个学时;合格培养中级、副高级职务人员至少2名或初级人员(含进修生、院校实习生、规培生)至少5名或有效协助培养研究生至少2名。医疗类(不含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护理类别中的医师、护师担任副高级职务期间主持门诊病例及病房查房讨论每月至少2次。
临床医学及口腔医学专业评价标准
一、副主任医师
(一)工作业绩要求工作业绩实行成果代表作制度。申报人员应提交受聘担任中级职务以来,代表个人专业技术能力和水平的标志性工作业绩。
省级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中的4项;市(州)级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中的3项:
(1)必选项:设病床的医疗卫生机构申报人员,须提供本人主治(持)、能够反映其专业技术水平的原始住院病历复印件5份;或作为第一完成人,解决本专业复杂问题形成的手术/操作视频5个。非临床类、不设病床的专业或医疗卫生机构的申报人员,须提供与本专业相关的技术报告5份。
(2)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省(部)级科技奖三等奖1项;或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市(州)级科技奖三等奖2项。
(3)获得本专业市(州)级以上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组织的技能大赛岗位能手、个人或团体一等奖1次或二等奖2次。
(4)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完成引进、推广新技术1项。
(5)参与编制已颁布实施的卫生健康行业(地方)标准、规程、规范1项;或参与编制已备案实施的卫生健康技术标准1项。
(6)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形成的与本专业相关的发明专利1项(排名前三)。
(7)获得市(州)级以上党委、政府或省级以上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表彰1项;或省级以上卫生健康主管部门与有关部门联合推荐评选的与专业工作相关的优秀、先进等1项。
(8)主持完成市(厅)级以上科研课题1项;或参与完成省(部)级科研课题2项(排名前三);或参与完成市(厅)级科研课题3项(排名前三)。
(9)以第一作者在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上发表与本专业相关的较高质量论文2篇。
(10)入选省卫生健康委建立的“贵州省健康科普资源库”作品3件(排名前三)或参加省级以上卫生健康主管部门举办的“健康科普大赛”获优秀奖以上1次(排名前三)。
(11)因专业水平和能力突出,受邀在省级继续医学教育Ⅰ类项目做专题讲座2次;或在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做专题讲座1次。
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中的3项;乡(镇)级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中的2项:
(1)必选项:设病床的医疗机构申报人员,须提供本人主治(持)、能够反映其专业技术水平的原始住院病历复印件5份;或作为第一完成人,解决本专业复杂问题形成的手术/操作视频5个。非临床类、不设病床的专业或医疗卫生机构的申报人员,须提供与本专业相关的技术报告5份。
(2)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市(州)级科技奖三等奖1项;或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县级科技奖三等奖2项。
(3)获得本专业县级以上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组织的技能大赛岗位能手、个人或团体一等奖1次或二等奖2次。
(4)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完成引进、推广新技术1项。
(5)参与编制已颁布实施的卫生健康行业(地方)标准、规程、规范1项;或参与编制已备案实施的卫生健康技术标准1项。
(6)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形成的与本专业相关的发明专利1项(排名前三)。
(7)获得县级以上党委、政府或市(州)级以上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表彰1项;或市(州)级以上卫生健康主管部门与有关部门联合推荐评选的与专业工作相关的优秀、先进等1项。
(8)主持市(厅)级以上科研课题1项;或参与完成市(厅)级以上科研课题2项(排名前三)。
(9)以第一作者在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上发表与本专业相关的较高质量论文1篇。
(10)入选省卫生健康委建立的“贵州省健康科普资源库”作品2件(排名前三)。
(11)因专业水平和能力突出,受邀在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做专题讲座2次。
(二)破格申报对不具备规定学历、资历的主治医师,担任主治医师满2年以上可破格申报副主任医师任职资格。破格申报需2名以上主任医师同行专家推荐。任现职以来,除须具备正常申报条件外,还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之二:
1.省级、市(州)级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
(1)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国家级科技奖1项;或作为主要完成人(排名前三),获得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1项;或作为主要完成人(排名前三),获得省(部)级科技奖二等奖2项。
(2)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形成的与本专业相关的发明专利2项(限第一原始发明人),并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取得明显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
(3)至少有5篇作为第一作者的高质量论文,在高水平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上发表。
(4)引进或研发新技术填补本专业我省空白或在本专业领域有重大突破,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得到不少于3名同行专家(国家级学〈协〉会专科分会现任主委、副主委或常委)认可。
(5)完成本专业疑难病种(三、四级手术)手术量或疑难病症诊治数量在全省(地区)本专业同级别的卫生技术人员中排名前列,专业技术能力水平突出,经单位审核推荐,省级卫生健康部门委托省医学会各专业委员会举荐的。
2.县级以下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
(1)作为主要完成人(排名第一),获得省(部)级科技奖三等奖1项;或作为主要完成人(排名前三),获得市(州)级科技奖一等奖1项;或作为主要完成人(排名前二),获得市(州)级科技奖二等奖2项。
(2)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形成的与本专业相关的发明专利1项(限第一原始发明人),并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取得明显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
(3)至少有2篇作为第一作者的高质量论文,在高水平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上发表。
(4)引进或研发新技术填补本专业我省空白或在本专业领域有重大突破,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得到不少于2名同行专家(国家级学〈协〉会专科分会现任主委、副主委或常委)认可。
(5)完成本专业疑难病种(三、四级手术)手术量或疑难病症诊治数量在全省(地区)本专业同级别的卫生技术人员中排名前列,专业技术能力水平突出,经单位审核推荐,省级卫生健康部门委托省医学会各专业委员会举荐的。
二、主任医师
(一)工作业绩要求工作业绩实行成果代表作制度。申报人员应提交受聘担任副高级职务以来,代表个人专业技术能力和水平的标志性工作业绩。
省级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中的4项;市(州)级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中的3项:
(1)必选项:设病床的医疗机构申报人员,须提供本人主治(持)、能够反映其专业技术水平的原始住院病历复印件5份;或作为第一完成人,解决本专业复杂问题形成的手术/操作视频5个。非临床类、不设病床的专业或医疗卫生机构的申报人员,须提供与本专业相关的技术报告5份。
(2)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省(部)级科技奖二等奖以上1项或三等奖2项;或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市(州)级科技奖一等奖1项或二等奖2项。
(3)获得本专业省(部)级以上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组织的技能大赛岗位能手、个人或团体一等奖1次或二等奖2次。
(4)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完成引进、推广新技术2项。
(5)作为主要完成人(排名前三),参与编制已颁布实施的卫生健康行业(地方)标准、规程、规范1项;或作为主要完成人(排名前三),参与编制已备案实施的卫生健康技术标准1项。
(6)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形成的与本专业相关的发明专利2项(排名前三)。
(7)获得市(州)级以上党委、政府或省级以上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表彰2项;或省级以上卫生健康主管部门与有关部门联合推荐评选的与专业工作相关的优秀、先进等2项。
(8)主持完成省(部)级科研课题1项;或主持完成市(厅)级科研课题3项。
(9)至少有2篇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高质量论文,在高水平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上发表。
(10)入选省卫生健康委建立的“贵州省健康科普资源库”作品5件(排名前三)或参加省级以上卫生健康主管部门举办的“健康科普大赛”获三等奖以上1次(排名前五)。
(11)因专业水平和能力突出,受邀在省级继续医学教育Ⅰ类项目做专题讲座4次;或在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做专题讲座2次。
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中的3项;乡(镇)级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中的2项:
(1)必选项:设病床的医疗机构申报人员,须提供本人主治(持)、能够反映其专业技术水平的原始住院病历复印件5份;或作为第一完成人,解决本专业复杂问题形成的手术/操作视频5个。非临床类、不设病床的专业或医疗卫生机构的申报人员,须提供与本专业相关的技术报告5份。
(2)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市(州)级科技奖二等奖以上1项或三等奖2项;或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县级科技奖一等奖1项或二等奖2项。
(3)获得本专业县级以上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组织的技能大赛岗位能手、个人或团体一等奖2次或二等奖4次。
(4)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完成引进、推广新技术2项。
(5)作为主要完成人(排名前三),参与编制已颁布实施的卫生健康行业(地方)标准、规程、规范1项;或作为主要完成人(排名前三),参与编制已备案实施的卫生健康技术标准1项。
(6)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形成的与本专业相关的发明专利1项(排名前三)。
(7)获得县级以上党委、政府或市(州)级以上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表彰2项;或市(州)级以上卫生健康主管部门与有关部门联合推荐评选的与专业工作相关的优秀、先进等2项。
(8)主持完成市(厅)级以上科研课题2项。
(9)以第一作者在医药卫生类期刊上发表与本专业相关的高质量论文2篇。
(10)入选省卫生健康委建立的“贵州省健康科普资源库”作品3件(排名前三)或参加省级以上卫生健康主管部门举办的“健康科普大赛”获优秀奖以上1次(排名前三)。
(11)因专业水平和能力突出,受邀在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做专题讲座3次;或在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做专题讲座1次。
(二)破格申报对不具备规定学历、资历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满2年以上可破格申报主任医师任职资格。破格申报需2名以上主任医师同行专家推荐。任现职以来,除须具备正常申报条件外,还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之二:
1.省级、市(州)级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
(1)作为主要完成人(排名前三),获得国家级科技奖二等奖以上1项;或作为主要完成人(排名前三),获得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2项。
(2)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形成的与本专业相关的发明专利2项(限第一原始发明人),并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取得明显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
(3)至少有10篇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高质量论文,在医药卫生类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
(4)引进或研发新技术填补本专业我省空白或在本专业领域有重大突破,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得到不少于5名同行专家(国家级学〈协〉会专科分会现任主委、副主委或常委)认可。
(5)完成本专业疑难病种(三、四级手术)手术量或疑难病症诊治数量在全省(地区)本专业同级别的卫生技术人员中排名前列,专业技术能力水平突出,经单位审核推荐,省级卫生健康部门委托省医学会各专业委员会举荐的。
2.县级以下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
(1)作为主要完成人(排名前二),获得省(部)级科技奖二等奖以上1项;或作为主要完成人(排名前三),获得市(州)级科技奖一等奖2项。
(2)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形成的与本专业相关的发明专利1项(限第一原始发明人),并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取得明显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
(3)至少有7篇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高质量论文,在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
(4)引进或研发新技术填补本专业我省空白或在本专业领域有重大突破,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得到不少于3名同行专家(国家级学〈协〉会专科分会现任主委、副主委或常委)认可。
(5)完成本专业疑难病种(三、四级手术)手术量或疑难病症诊治数量在全省(地区)本专业同级别的卫生技术人员中排名前列,专业技术能力水平突出,经单位审核推荐,省级卫生健康部门委托省医学会各专业委员会举荐的。
药学(含中药学)专业评价标准
一、副高级任职资格评审条件
(一)工作业绩要求工作业绩实行成果代表作制度。申报人员应提交受聘担任中级职务以来,代表个人专业技术能力和水平的标志性工作业绩。1.省级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中的4项;市(州)级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中的3项:
(1)必选项:与本专业相关的技术报告共计5份。
(2)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省(部)级科技奖三等奖1项;或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市(州)级科技奖三等奖2项。
(3)获得本专业市(州)级以上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组织的技能大赛岗位能手、个人或团体一等奖1次或二等奖2次。
(4)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完成引进、推广新技术1项。
(5)参与编制已颁布实施的卫生健康行业(地方)标准、规程、规范1项;或参与编制已备案实施的卫生健康技术标准1项。(6)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形成的与本专业相关的发明专利1项(排名前三)。
(7)获得市(州)级以上党委、政府或省级以上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表彰1项;或省级以上卫生健康主管部门与有关部门联合推荐评选的与专业工作相关的优秀、先进等1项。
(8)主持完成市(厅)级以上科研课题1项;或参与完成省(部)级科研课题2项(排名前三);或参与完成市(厅)级科研课题3项(排名前三)。
(9)以第一作者在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上发表与本专业相关的较高质量论文2篇。
(10)入选省卫生健康委建立的“贵州省健康科普资源库”作品3件(排名前三)或参加省级以上卫生健康主管部门举办的“健康科普大赛”获优秀奖以上1次(排名前三)。
(11)因专业水平和能力突出,受邀在省级继续医学教育Ⅰ类项目做专题讲座2次;或在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做专题讲座1次。
2.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中的3项;乡(镇)级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中的2项:
(1)必选项:与本专业相关的技术报告共计5份。
(2)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市(州)级科技奖三等奖1项;或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县级科技奖三等奖2项。
(3)获得本专业县级以上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组织的技能大赛岗位能手、个人或团体一等奖1次或二等奖2次。
(4)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完成引进、推广新技术1项。
(5)参与编制已颁布实施的卫生健康行业(地方)标准、规程、规范1项;或参与编制已备案实施的卫生健康技术标准1项。(6)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形成的与本专业相关的发明专利1项(排名前三)。
(7)获得县级以上党委、政府或市(州)级以上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表彰1项;或市(州)级以上卫生健康主管部门与有关部门联合推荐评选的与专业工作相关的优秀、先进等1项。
(8)主持市(厅)级以上科研课题1项;或参与完成市(厅)级以上科研课题2项(排名前三)。
(9)以第一作者在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上发表与本专业相关的较高质量论文1篇。
(10)入选省卫生健康委建立的“贵州省健康科普资源库”作品2件(排名前三)。
(11)因专业水平和能力突出,受邀在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做专题讲座2次。(二)破格申报对不具备规定学历、资历的主管药师,担任主管药师满2年以上可破格申报副主任药师任职资格。破格申报需2名以上主任药师同行专家推荐。任现职以来,除须具备正常申报条件外,还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之二:
1.省级、市(州)级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
(1)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国家级科技奖1项;或作为主要完成人(排名前三),获得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1项;或作为主要完成人(排名前三),获得省(部)级科技奖二等奖2项。
(2)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形成的与本专业相关的发明专利2项(限第一原始发明人),并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取得明显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
(3)至少有5篇作为第一作者的高质量论文,在高水平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上发表。
(4)引进或研发新技术填补本专业我省空白或在本专业领域有重大突破,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得到不少于3名同行专家(国家级学〈协〉会专科分会现任主委、副主委或常委)认可。
2.县级以下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
(1)作为主要完成人(排名第一),获得省(部)级科技奖三等奖1项;或作为主要完成(排名前三),获得市(州)级科技奖一等奖1项;或作为主要完成人(排名前二),获得市(州)级科技奖二等奖2项。
(2)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形成的与本专业相关的发明专利1项(限第一原始发明人),并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取得明显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
(3)至少有2篇作为第一作者的高质量论文,在高水平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上发表。
(4)引进或研发新技术填补本专业我省空白或在本专业领域有重大突破,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得到不少于2名同行专家(国家级学〈协〉会专科分会现任主委、副主委或常委)认可。
二、正高级任职资格评审条件
(一)工作业绩要求工作业绩实行成果代表作制度。申报人员应提交受聘担任副高级职务以来,代表个人专业技术能力和水平的标志性工作业绩。
1.省级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中的4项;市(州)级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中的3项:
(1)必选项:与本专业相关的技术报告共计5份。
(2)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省(部)级科技奖二等奖以上1项或三等奖2项;或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市(州)级科技奖一等奖1项或二等奖2项。
(3)获得本专业省(部)级以上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组织的技能大赛岗位能手、个人或团体一等奖1次或二等奖2次。
(4)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完成引进、推广新技术2项。
(5)作为主要完成人(排名前三),参与编制已颁布实施的卫生健康行业(地方)标准、规程、规范1项;或作为主要完成人(排名前三),参与编制已备案实施的卫生健康技术标准1项。
(6)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形成的与本专业相关的发明专利2项(排名前三)。
(7)获得市(州)级以上党委、政府或省级以上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表彰2项;或省级以上卫生健康主管部门与有关部门联合推荐评选的与专业工作相关的优秀、先进等2项。
(8)主持完成省(部)级科研课题1项;或主持完成市(厅)级科研课题3项。
(9)至少有2篇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高质量论文,在高水平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上发表。
(10)入选省卫生健康委建立的“贵州省健康科普资源库”作品5件(排名前三)或参加省级以上卫生健康主管部门举办的“健康科普大赛”获三等奖以上1次(排名前五)。
(11)因专业水平和能力突出,受邀在省级继续医学教育Ⅰ类项目做专题讲座4次;或在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做专题讲座2次。
2.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中的3项;乡(镇)级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中的2项:
(1)必选项:与本专业相关的技术报告共计5份。
(2)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市(州)级科技奖二等奖以上1项或三等奖2项;或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县级科技奖一等奖1项或二等奖2项。
(3)获得本专业县级以上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组织的技能大赛岗位能手、个人或团体一等奖2次或二等奖4次。
(4)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完成引进、推广新技术2项。
(5)作为主要完成人(排名前三),参与编制已颁布实施的卫生健康行业(地方)标准、规程、规范1项;或作为主要完成人(排名前三),参与编制已备案实施的卫生健康技术标准1项。
(6)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形成的与本专业相关的发明专利1项(排名前三)。
(7)获得县级以上党委、政府或市(州)级以上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表彰2项;或市(州)级以上卫生健康主管部门与有关部门联合推荐评选的与专业工作相关的优秀、先进等2项。
(8)主持完成市(厅)级以上科研课题2项。
(9)以第一作者在医药卫生类期刊上发表与本专业相关的高质量论文2篇。
(10)入选省卫生健康委建立的“贵州省健康科普资源库”作品3件(排名前三)或参加省级以上卫生健康主管部门举办的“健康科普大赛”获优秀奖以上1次(排名前三)。(11)因专业水平和能力突出,受邀在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做专题讲座3次;或在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做专题讲座1次。(二)破格申报对不具备规定学历、资历的副主任药师,担任副主任药师满2年以上可破格申报主任药师任职资格。破格申报需2名以上主任药师同行专家推荐。任现职以来,除须具备正常申报条件外,还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之二:
1.省级、市(州)级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
(1)作为主要完成人(排名前三),获得国家级科技奖二等奖以上1项;或作为主要完成人(排名前三),获得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2项。
(2)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形成的与本专业相关的发明专利2项(限第一原始发明人),并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取得明显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
(3)至少有10篇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高质量论文,在医药卫生类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
(4)引进或研发新技术填补本专业我省空白或在本专业领域有重大突破,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得到不少于5名同行专家(国家级学〈协〉会专科分会现任主委、副主委或常委)认可。
2.县级以下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
(1)作为主要完成人(排名前二),获得省(部)级科技奖二等奖以上1项;或作为主要完成人(排名前三),获得市(州)级科技奖一等奖2项。
(2)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形成的与本专业相关的发明专利1项(限第一原始发明人),并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取得明显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
(3)至少有7篇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高质量论文,在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
(4)引进或研发新技术填补本专业我省空白或在本专业领域有重大突破,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得到不少于3名同行专家(国家级学〈协〉会专科分会现任主委、副主委或常委)认可。
护理学专业评价标准
一、副高级任职资格评审条件
(一)工作业绩要求工作业绩实行成果代表作制度。申报人员应提交受聘担任中级职务以来,代表个人专业技术能力和水平的标志性工作业绩。
省级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中的4项;市(州)级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中的3项:
(1)必选项:设病床的医疗卫生机构申报人员,须提供任现职以来解决复杂临床护理问题、参与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形成的院级以上护理案例、护理操作视频、应急处置情况报告等共5个。非临床类、不设病床的专业或医疗卫生机构申报人员,须提供与本专业相关的技术报告5份。
(2)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省(部)级科技奖三等奖1项;或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市(州)级科技奖三等奖2项。
(3)获得本专业市(州)级以上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组织的技能大赛岗位能手、个人或团体一等奖1次或二等奖2次;或获得国家级行业学会组织的与本专业相关的活动一等奖1次(排名前三)或二等奖2次(排名前三)。
(4)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完成引进、推广新技术1项。
(5)参与编制已颁布实施的卫生健康行业(地方)标准、规程、规范1项;或参与编制已备案实施的卫生健康技术标准1项。
(6)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形成的与本专业相关的发明专利1项(排名前三)。
(7)获得市(州)级以上党委、政府或省级以上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表彰1项;或省级以上卫生健康主管部门与有关部门联合推荐评选的与专业工作相关的优秀、先进等1项。
(8)主持完成市(厅)级以上科研课题1项;或参与完成省(部)级科研课题2项(排名前三);或参与完成市(厅)级科研课题3项(排名前三)。
(9)以第一作者在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上发表与本专业相关的较高质量论文2篇。
(10)入选省卫生健康委建立的“贵州省健康科普资源库”作品3件(排名前三)或参加省级以上卫生健康主管部门举办的“健康科普大赛”获优秀奖以上1次(排名前三)。
(11)因专业水平和能力突出,受邀在省级继续医学教育Ⅰ类项目做专题讲座2次;或在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做专题讲座1次。
2.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中的3项;乡(镇)级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中的2项:
(1)必选项:设病床的医疗卫生机构申报人员,须提供任现职以来解决复杂临床护理问题、参与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形成的院级以上护理案例、护理操作视频、应急处置情况报告等5个。非临床类、不设病床的专业或医疗卫生机构申报人员,须提供与本专业相关的技术报告5份。
(2)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市(州)级科技奖三等奖1项;或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县级科技奖三等奖2项。
(3)获得本专业县级以上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组织的技能大赛岗位能手、个人或团体一等奖1次或二等奖2次;或获得国家级行业学会组织的与本专业相关的活动二等奖1次(排名前三)或三等奖2次(排名前三)。
(4)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完成引进、推广新技术1项。
(5)参与编制已颁布实施的卫生健康行业(地方)标准、规程、规范1项;或参与编制已备案实施的卫生健康技术标准1项。(6)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形成的与本专业相关的发明专利1项(排名前三)。
(7)获得县级以上党委、政府或市(州)级以上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表彰1项;或市(州)级以上卫生健康主管部门与有关部门联合推荐评选的与专业工作相关的优秀、先进等1项。
(8)主持市(厅)级以上科研课题1项;或参与完成市(厅)级以上科研课题2项(排名前三)。
(9)以第一作者在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上发表与本专业相关的较高质量论文1篇。
(10)入选省卫生健康委建立的“贵州省健康科普资源库”作品2件(排名前三)。
(11)因专业水平和能力突出,受邀在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做专题讲座2次。(二)破格申报对不具备规定学历、资历的主管护师,担任主管护师满2年以上可破格申报副主任护师任职资格。破格申报需2名以上主任护师同行专家推荐。任现职以来,除须具备正常申报条件外,还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之二:
1.省级、市(州)级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
(1)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国家级科技奖1项;或作为主要完成人(排名前三),获得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1项;或作为主要完成人(排名前三),获得省(部)级科技奖二等奖2项。
(2)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形成的与本专业相关的发明专利2项(限第一原始发明人),并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取得明显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
(3)至少有5篇作为第一作者的高质量论文,在高水平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上发表。
(4)引进或研发新技术填补本专业我省空白或在本专业领域有重大突破,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得到不少于3名同行专家(国家级学〈协〉会专科分会现任主委、副主委或常委)认可。
2.县级以下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
(1)作为主要完成人(排名第一),获得省(部)级科技奖三等奖1项;或作为主要完成人(排名前三),获得市(州)级科技奖一等奖1项;或作为主要完成人(排名前二),获得市(州)级科技奖二等奖2项。
(2)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形成的与本专业相关的发明专利1项(限第一原始发明人),并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取得明显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
(3)至少有2篇作为第一作者的高质量论文,在高水平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上发表。
(4)引进或研发新技术填补本专业我省空白或在本专业领域有重大突破,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得到不少于2名同行专家(国家级学〈协〉会专科分会现任主委、副主委或常委)认可。
二、正高级任职资格评审条件
(一)工作业绩要求工作业绩实行成果代表作制度。申报人员应提交受聘担任副高级职务以来,代表个人专业技术能力和水平的标志性工作业绩。
1.省级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中的4项;市(州)级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中的3项:
(1)必选项:设病床的医疗卫生机构申报人员,须提供任现职以来本人熟练解决复杂临床护理问题、主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形成的院级以上示范性护理案例、护理操作视频、应急处置情况报告等5个。非临床类或不设病床的医疗卫生机构申报人员,须提供与本专业相关的技术报告5份。
(2)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省(部)级科技奖二等奖以上1项或三等奖2项;或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市(州)级科技奖一等奖1项或二等奖2项。
(3)获得本专业省(部)级以上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组织的技能大赛岗位能手、个人或团体一等奖1次或二等奖2次;或获得国家级行业学会组织的与本专业相关的活动一等奖2次(排名前三)或二等奖4次(排名前三)。
(4)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完成引进、推广新技术2项。
(5)作为主要完成人(排名前三),参与编制已颁布实施的卫生健康行业(地方)标准、规程、规范1项;或作为主要完成人(排名前三),参与编制已备案实施的卫生健康技术标准1项。
(6)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形成的与本专业相关的发明专利2项(排名前三)。
(7)获得市(州)级以上党委、政府或省级以上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表彰2项;或省级以上卫生健康主管部门与有关部门联合推荐评选的与专业工作相关的优秀、先进等2项。
(8)主持完成省(部)级科研课题1项;或主持完成市(厅)级科研课题3项。
(9)至少有2篇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高质量论文,在高水平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上发表。
(10)入选省卫生健康委建立的“贵州省健康科普资源库”作品5件(排名前三)或参加省级以上卫生健康主管部门举办的“健康科普大赛”获三等奖以上1次(排名前五)。
(11)因专业水平和能力突出,受邀在省级继续医学教育Ⅰ类项目做专题讲座4次;或在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做专题讲座2次。
2.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中的3项;乡(镇)级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中的2项:
(1)必选项:设病床的医疗卫生机构申报人员,须提供任现职以来本人熟练解决复杂临床护理问题、主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形成的院级以上示范性护理案例、护理操作视频、应急处置情况报告等5个。非临床类或不设病床的医疗卫生机构申报人员,须提供与本专业相关的技术报告5份。
(2)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市(州)级科技奖二等奖以上1项或三等奖2项;或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县级科技奖一等奖1项或二等奖2项。
(3)获得本专业县级以上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组织的技能大赛岗位能手、个人或团体一等奖2次或二等奖4次;或获得国家级行业学会组织的与本专业相关的活动二等奖2次(排名前三)或三等奖4次(排名前三)。
(4)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完成引进、推广新技术2项。
(5)作为主要完成人(排名前三),参与编制已颁布实施的卫生健康行业(地方)标准、规程、规范1项;或作为主要完成人(排名前三),参与编制已备案实施的卫生健康技术标准1项。
(6)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形成的与本专业相关的发明专利1项(排名前三)。
(7)获得县级以上党委、政府或市(州)级以上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表彰2项;或市(州)级以上卫生健康主管部门与有关部门联合推荐评选的与专业工作相关的优秀、先进等2项。
(8)主持完成市(厅)级以上科研课题2项。
(9)以第一作者在医药卫生类期刊上发表与本专业相关的高质量论文2篇。
(10)入选省卫生健康委建立的“贵州省健康科普资源库”作品3件(排名前三)或参加省级以上卫生健康主管部门举办的“健康科普大赛”获优秀奖以上1次(排名前三)。
(11)因专业水平和能力突出,受邀在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做专题讲座3次;或在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做专题讲座1次。(二)破格申报对不具备规定学历、资历的副主任护师,担任副主任护师满2年以上可破格申报主任护师任职资格。破格申报需2名以上主任护师同行专家推荐。任现职以来,除须具备正常申报条件外,还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之二:
1.省级、市(州)级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
(1)作为主要完成人(排名前三),获得国家级科技奖二等奖以上1项;或作为主要完成人(排名前三),获得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2项。
(2)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形成的与本专业相关的发明专利2项(限第一原始发明人),并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取得明显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
(3)至少有10篇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高质量论文,在医药卫生类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
(4)引进或研发新技术填补本专业我省空白或在本专业领域有重大突破,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得到不少于5名同行专家(国家级学〈协〉会专科分会现任主委、副主委或常委)认可。
2.县级以下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
(1)作为主要完成人(排名前二),获得省(部)级科技奖二等奖以上1项;或作为主要完成人(排名前三),获得市(州)级科技奖一等奖2项。
(2)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形成的与本专业相关的发明专利1项(限第一原始发明人),并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取得明显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
(3)至少有7篇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高质量论文,在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
(4)引进或研发新技术填补本专业我省空白或在本专业领域有重大突破,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得到不少于3名同行专家(国家级学〈协〉会专科分会现任主委、副主委或常委)认可。
医学辅助专业评价标准
一、副高级任职资格评审条件
(一)工作业绩要求工作业绩实行成果代表作制度。申报人员应提交受聘担任中级职务以来,代表个人专业技术能力和水平的标志性工作业绩。
省级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中的4项;市(州)级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中的3项:
(1)必选项:与本专业相关的技术报告共计5份。
(2)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省(部)级科技奖三等奖1项;或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市(州)级科技奖三等奖2项。
(3)获得本专业市(州)级以上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组织的技能大赛岗位能手、个人或团体一等奖1次或二等奖2次。
(4)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完成引进、推广新技术1项。
(5)参与编制已颁布实施的卫生健康行业(地方)标准、规程、规范1项;或参与编制已备案实施的卫生健康技术标准1项。(6)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形成的与本专业相关的发明专利1项(排名前三)。
(7)获得市(州)级以上党委、政府或省级以上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表彰1项;或省级以上卫生健康主管部门与有关部门联合推荐评选的与专业工作相关的优秀、先进等1项。
(8)主持完成市(厅)级以上科研课题1项;或参与完成省(部)级科研课题2项(排名前三);或参与完成市(厅)级科研课题3项(排名前三)。
(9)以第一作者在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上发表与本专业相关的较高质量论文2篇。
(10)入选省卫生健康委建立的“贵州省健康科普资源库”作品3件(排名前三)或参加省级以上卫生健康主管部门举办的“健康科普大赛”获优秀奖以上1次(排名前三)。
(11)因专业水平和能力突出,受邀在省级继续医学教育Ⅰ类项目做专题讲座2次;或在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做专题讲座1次。
2.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中的3项;乡(镇)级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中的2项:
(1)必选项:与本专业相关的技术报告共计5份。
(2)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市(州)级科技奖三等奖1项;或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县级科技奖三等奖2项。
(3)获得本专业县级以上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组织的技能大赛岗位能手、个人或团体一等奖1次或二等奖2次。
(4)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完成引进、推广新技术1项。
(5)参与编制已颁布实施的卫生健康行业(地方)标准、规程、规范1项;或参与编制已备案实施的卫生健康技术标准1项。
(6)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形成的与本专业相关的发明专利1项(排名前三)。
(7)获得县级以上党委、政府或市(州)级以上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表彰1项;或市(州)级以上卫生健康主管部门与有关部门联合推荐评选的与专业工作相关的优秀、先进等1项。
(8)主持市(厅)级以上科研课题1项;或参与完成市(厅)级以上科研课题2项(排名前三)。
(9)以第一作者在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上发表与本专业相关的较高质量论文1篇。
(10)入选省卫生健康委建立的“贵州省健康科普资源库”作品2件(排名前三)。
(11)因专业水平和能力突出,受邀在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做专题讲座2次。
(二)破格申报对不具备规定学历、资历的主治医师或主管技师,受聘中级任职资格满2年以上可破格申报副高级任职资格。破格申报需2名以上正高级同行专家推荐。任现职以来,除须具备正常申报条件外,还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之二:
1.省级、市(州)级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
(1)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国家级科技奖1项;或作为主要完成人(排名前三),获得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1项;或作为主要完成人(排名前三),获得省(部)级科技奖二等奖2项。
(2)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形成的与本专业相关的发明专利2项(限第一原始发明人),并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取得明显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
(3)至少有5篇作为第一作者的高质量论文,在高水平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上发表。
(4)引进或研发新技术填补本专业我省空白或在本专业领域有重大突破,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得到不少于3名同行专家(国家级学〈协〉会专科分会现任主委、副主委或常委)认可。
(5)完成本专业疑难病种(三、四级手术)手术量或疑难病症诊治数量在全省(地区)本专业同级别的卫生技术人员中排名前列,专业技术能力水平突出,经单位审核推荐,省级卫生健康部门委托省医学会各专业委员会举荐的。
2.县级以下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
(1)作为主要完成人(排名第一),获得省(部)级科技奖三等奖1项;或作为主要完成人(排名前三),获得市(州)级科技奖一等奖1项;或作为主要完成人(排名前二),获得市(州)级科技奖二等奖2项。
(2)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形成的与本专业相关的发明专利1项(限第一原始发明人),并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取得明显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
(3)至少有2篇作为第一作者的高质量论文,在高水平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上发表。
(4)引进或研发新技术填补本专业我省空白或在本专业领域有重大突破,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得到不少于2名同行专家(国家级学〈协〉会专科分会现任主委、副主委或常委)认可。
(5)完成本专业疑难病种(三、四级手术)手术量或疑难病症诊治数量在全省(地区)本专业同级别的卫生技术人员中排名前列,专业技术能力水平突出,经单位审核推荐,省级卫生健康部门委托省医学会各专业委员会举荐的。
二、申报正高级任职资格评审条件
(一)工作业绩要求工作业绩实行成果代表作制度。申报人员应提交受聘担任副高级职务以来,代表个人专业技术能力和水平的标志性工作业绩。
1.省级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中的4项;市(州)级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中的3项:
(1)必选项:与本专业相关的技术报告共计5份。
(2)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省(部)级科技奖二等奖以上1项或三等奖2项;或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市(州)级科技奖一等奖1项或二等奖2项。
(3)获得本专业省(部)级以上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组织的技能大赛岗位能手、个人或团体一等奖1次或二等奖2次。
(4)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完成引进、推广新技术2项。
(5)作为主要完成人(排名前三),参与编制已颁布实施的卫生健康行业(地方)标准、规程、规范1项;或作为主要完成人(排名前三),参与编制已备案实施的卫生健康技术标准1项。
(6)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形成的与本专业相关的发明专利2项(排名前三)。
(7)获得市(州)级以上党委、政府或省级以上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表彰2项;或省级以上卫生健康主管部门与有关部门联合推荐评选的与专业工作相关的优秀、先进等2项。
(8)主持完成省(部)级科研课题1项;或主持完成市(厅)级科研课题3项。
(9)至少有2篇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高质量论文,在高水平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上发表。
(10)入选省卫生健康委建立的“贵州省健康科普资源库”作品5件(排名前三)或参加省级以上卫生健康主管部门举办的“健康科普大赛”获三等奖以上1次(排名前五)。
(11)因专业水平和能力突出,受邀在省级继续医学教育Ⅰ类项目做专题讲座4次;或在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做专题讲座2次。
2.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中的3项;乡(镇)级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中的2项:
(1)必选项:与本专业相关的技术报告共计5份。
(2)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市(州)级科技奖二等奖以上1项或三等奖2项;或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县级科技奖一等奖1项或二等奖2项。
(3)获得本专业县级以上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组织的技能大赛岗位能手、个人或团体一等奖2次或二等奖4次。
(4)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完成引进、推广新技术2项。
(5)作为主要完成人(排名前三),参与编制已颁布实施的卫生健康行业(地方)标准、规程、规范1项;或作为主要完成人(排名前三),参与编制已备案实施的卫生健康技术标准1项。
(6)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形成的与本专业相关的发明专利1项(排名前三)。
(7)获得县级以上党委、政府或市(州)级以上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表彰2项;或市(州)级以上卫生健康主管部门与有关部门联合推荐评选的与专业工作相关的优秀、先进等2项。
(8)主持完成市(厅)级以上科研课题2项。
(9)以第一作者在医药卫生类期刊上发表与本专业相关的高质量论文2篇。
(10)入选省卫生健康委建立的“贵州省健康科普资源库”作品3件(排名前三)或参加省级以上卫生健康主管部门举办的“健康科普大赛”获优秀奖以上1次(排名前三)。
(11)因专业水平和能力突出,受邀在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做专题讲座3次;或在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做专题讲座1次。(二)破格申报对不具备规定学历、资历的副主任医师或副主任技师,受聘副高级任职资格满2年以上可破格申报正高级任职资格。破格申报需2名以上正高级同行专家推荐。任现职以来,除须具备正常申报条件外,还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之二:
1.省级、市(州)级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
(1)作为主要完成人(排名前三),获得国家级科技奖二等奖以上1项;或作为主要完成人(排名前三),获得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2项。
(2)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形成的与本专业相关的发明专利2项(限第一原始发明人),并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取得明显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
(3)至少有10篇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高质量论文,在医药卫生类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
(4)引进或研发新技术填补本专业我省空白或在本专业领域有重大突破,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得到不少于5名同行专家(国家级学〈协〉会专科分会现任主委、副主委或常委)认可。
(5)完成本专业疑难病种(三、四级手术)手术量或疑难病症诊治数量在全省(地区)本专业同级别的卫生技术人员中排名前列,专业技术能力水平突出,经单位审核推荐,省级卫生健康部门委托省医学会各专业委员会举荐的。
2.县级以下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
(1)作为主要完成人(排名前二),获得省(部)级科技奖二等奖以上1项;或作为主要完成人(排名前三),获得市(州)级科技奖一等奖2项。
(2)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形成的与本专业相关的发明专利1项(限第一原始发明人),并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取得明显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
(3)至少有7篇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高质量论文,在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
(4)引进或研发新技术填补本专业我省空白或在本专业领域有重大突破,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得到不少于3名同行专家(国家级学〈协〉会专科分会现任主委、副主委或常委)认可。
(5)完成本专业疑难病种(三、四级手术)手术量或疑难病症诊治数量在全省(地区)本专业同级别的卫生技术人员中排名前列,专业技术能力水平突出,经单位审核推荐,省级卫生健康部门委托省医学会各专业委员会举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