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杂志

期刊简介

  本刊1988年创刊,中英文混编,原为季刊,1996年改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由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办,主要报道国内外航空航天医学、生物医学工程、以及有关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研究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以及新动向。期刊设置有学术论著、文献综述、研究快报等栏目,本刊是我国载人航天及生命科学领域的核心期刊之一,目前被美国工程索引(EI)、医学文献联机检索系统(Medline)、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美国航空航天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分析和引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数据库(CSCD)、中国学术期刊网(CJN)、万方数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N)、中国科学工程期刊文摘数据库(英文版)、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国航空航天文献数据库等权威数据库收录,是相关领域广大硕博士毕业生和科研工作人员发表英文论文和中文论文的大舞台。请将电子档投至信箱suhongyu@vip.sina.com,同时要求邮寄纸质稿件1份,单位介绍信1份(证明无失泄密、无政治问题、无一稿多投、作者署名无争议,在校生还需导师签字)、作者简介1份(必须有电子邮箱和联系电话)。

            

为何核心期刊的退稿率这么高,原因是什么?

时间:2024-06-18 09:55:19

在学术界,核心期刊的地位举足轻重,尤其是在评职称和毕业要求中,它们常被视为重要的衡量标准。然而,许多研究者都深知,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献的难度极大。那么,究竟为何核心期刊的退稿率如此之高呢?接下来,我们将一探究竟。


首要原因在于核心期刊的版面资源稀缺。相对于庞大的投稿量,核心期刊的版面数量显得捉襟见肘。这导致了稿件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只有最优秀的稿件才能脱颖而出。此外,核心期刊对文章的创新性要求极高,这也是许多稿件被拒之门外的原因之一。


再者,核心期刊的审稿流程繁琐且标准严格。从投稿到录用,中间需要经历多个环节,包括编辑初审、专家外审以及主编终审等。这一过程中,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稿件被拒。同时,审稿时间通常较长,一般需要三到六个月才能得出录用结果,而见刊时间则可能长达一年半到两年。这无疑增加了作者等待的焦虑和时间成本。


核心期刊审稿流程图


那么,如何在如此严峻的竞争环境中提高稿件的录用率呢?首先,作者需要充分了解期刊的格式要求、风格和投稿注意事项,确保稿件符合期刊的发表标准。其次,作者应选择官方指定的投稿方式,以避免投稿到假刊或增刊等风险。最后,提高稿件的创新性和实用性也是关键所在。结合省级以上的课题进行研究,并注重文章的创新性和实用性,这样才能在众多稿件中脱颖而出。


此外,核心期刊对作者的学历、单位和文章质量也有严格要求。一般来说,北核需要硕士以上学历,南核则要求博士学历;作者单位方面,985、211高校或三甲医院等更具竞争力;而文章方面,查重率需低于百分之十,研究方向要创新且实用。


面对如此高的退稿率,研究者们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不断提高自身的研究水平和写作能力。同时,选择合适的期刊进行投稿也是关键所在。例如,《颈腰痛杂志》和《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等科技核心期刊都是不错的选择,但也需要根据稿件的研究方向和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期刊进行投稿。


总之,核心期刊的高退稿率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想提高稿件的录用率,研究者们需要在各个方面做好充分准备和努力提升稿件的质量和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