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本刊1988年创刊,中英文混编,原为季刊,1996年改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由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办,主要报道国内外航空航天医学、生物医学工程、以及有关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研究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以及新动向。期刊设置有学术论著、文献综述、研究快报等栏目,本刊是我国载人航天及生命科学领域的核心期刊之一,目前被美国工程索引(EI)、医学文献联机检索系统(Medline)、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美国航空航天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分析和引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数据库(CSCD)、中国学术期刊网(CJN)、万方数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N)、中国科学工程期刊文摘数据库(英文版)、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国航空航天文献数据库等权威数据库收录,是相关领域广大硕博士毕业生和科研工作人员发表英文论文和中文论文的大舞台。请将电子档投至信箱suhongyu@vip.sina.com,同时要求邮寄纸质稿件1份,单位介绍信1份(证明无失泄密、无政治问题、无一稿多投、作者署名无争议,在校生还需导师签字)、作者简介1份(必须有电子邮箱和联系电话)。
注意!影响因子并非SCI期刊的唯一标识,需谨慎辨别!
时间:2024-04-18 09:47:23
许多同学可能会感到困惑:既然已经有了影响因子,为何某些期刊仍不被视为SCI期刊呢?
如果你也有这样的疑问,那正说明了我们今天讨论这个话题的重要性。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ESCI。ESCI,全称为Emerging Sources Citation Index,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它就像是SCI的预备队伍,尚未正式成为SCI期刊。值得注意的是,如果SCI期刊的表现不佳,它有可能被降级为ESCI期刊。
事实上,在2023年之前,确实只有SCI期刊才拥有影响因子。然而,去年科睿唯安公司做出了一项重要决定:所有符合标准且在2023年1月1日之前被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收录的期刊,都有资格获得期刊影响因子。这一变化意味着,期刊影响因子的覆盖范围已经从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SCIE)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期刊,延伸到了艺术与人文引文索引(AHCI)和Emerging Sources Citation Index(ESCI)期刊。此次变革使得来自3000多家出版机构的9000多种期刊首次获得了期刊影响因子。
换句话说,现在不仅SCI期刊,连ESCI期刊也拥有了影响因子!
可能许多同学对此还不太了解。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很多第三方平台和公众号在推荐期刊时,主要强调的是影响因子,而这也导致了大部分同学在选择期刊时,过分关注影响因子,却忽视了期刊是否为SCI这一重要问题。
因此,大家一定要牢记:
拥有影响因子并不意味着该期刊就是SCI期刊!
为了确保选择的准确性,建议大家直接访问Web of Science官网的Journal Citation Reports数据库,查看期刊具体被收录在哪个数据库,以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和误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