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杂志

期刊简介

  本刊1988年创刊,中英文混编,原为季刊,1996年改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由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办,主要报道国内外航空航天医学、生物医学工程、以及有关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研究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以及新动向。期刊设置有学术论著、文献综述、研究快报等栏目,本刊是我国载人航天及生命科学领域的核心期刊之一,目前被美国工程索引(EI)、医学文献联机检索系统(Medline)、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美国航空航天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分析和引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数据库(CSCD)、中国学术期刊网(CJN)、万方数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N)、中国科学工程期刊文摘数据库(英文版)、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国航空航天文献数据库等权威数据库收录,是相关领域广大硕博士毕业生和科研工作人员发表英文论文和中文论文的大舞台。请将电子档投至信箱suhongyu@vip.sina.com,同时要求邮寄纸质稿件1份,单位介绍信1份(证明无失泄密、无政治问题、无一稿多投、作者署名无争议,在校生还需导师签字)、作者简介1份(必须有电子邮箱和联系电话)。

            

肺癌规范诊疗中国行——2024年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肺癌指南巡讲北部站圆满落幕

时间:2024-03-11 11:01:27

为了加强我国肺癌领域的学术交流,促进肺癌领域基础与临床研究深入发展,全面提高肺癌领域医师的技能及诊断水平,2024年3月3日,由中华医学杂志社主办,石药集团支持的 “肺癌规范诊疗中国行——2024年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肺癌指南巡讲北部站”在哈尔滨顺利召开。


本次会议有幸邀请到上海市胸科医院韩宝惠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洁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于雁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丁翠敏教授、天津市肿瘤医院任秀宝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同时邀请了来自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吉林、黑龙江等地众多知名专家共同探讨肺癌领域规范化诊疗路径、靶向药物最新进展以及MET靶点相关研究。


会议开幕


会议伊始,由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代表开场,感谢大家莅临本次会议。韩宝惠教授、王洁教授线上分别对与会专家的到来表示感谢,同时也提出肿瘤治疗日新月异,诊疗方案也在不断更新,也期望各位专家能够在本次会议上畅所欲言,共同学习与进步。于雁教授作为东道主也对远道而来的专家表示欢迎,丁翠敏教授、任秀宝教授同时对本次会议的意义给予了肯定。


第一篇章:循证助力规范


本环节由来自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王玉艳教授就《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3版)》 更新要点的内容进行分享。王教授对指南的形成及发展历史进行了分享,指南从筛查和诊断、病理及I-IV期患者的治疗的方案及药物的选择进行细致的分享,同时提出指南的持续更新对临床存在着很好的指导意义。


接下来由来自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赵艳滨教授分享主题《2023年非小细胞肺癌罕见靶点诊疗盘点》,内容丰富、全面,赵教授指出靶向治疗已成为驱动基因阳性NSCLC的重要治疗策略同时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关注罕见突变靶点检测与治疗显得尤为重要。赵教授针对MET、ROSE1、RET、HER2这4个靶点在2023年的最新研究进行了解读,对目前临床中近年陆续上市的创新药物进行了肯定,同时也希望随着后续研究数据的披露,更多创新药物的快速发展和获批,靶向治疗可为肺癌罕见基因突变患者的预后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第二篇章:思辨引领未来

  

本环节由来自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孟宏学教授就《肺癌MET异常检测意义与方法》内容进行分享,孟教授提出c- MET对于现在以及未来都是非常重要的通路,针对不同类型的MET异常应使用不同的检测方法,需要病理以及临床医生从判断标准和临床设计的角度出发, 做更多的工作,力求使更多的患者获益。


接下来由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王玉栋教授分享《MET异常晚期NSCLC精准治疗策略-谷舞篇》的专题内容,分享中指出MET异常包含METex14跳变,MET扩增,MET蛋白过表达等形式,目前临床的治疗手段未满足临床对于MET靶点的治疗需求,急需新一代更能满足市场需求的临床药物。王主任对谷美替尼优异的疗效数据给予了认可,同时肯定了谷美替尼的不良反应可耐受,安全性良好,并提到随着谷美替尼进入医保,相信后续惠及更多患者,相信会成为临床的更新的选择。


第三篇章:探讨启引共鸣


本环节由山东省肿瘤医院赵伟教授及北部战区总医院徐龙教授分享了两例METex14跳变及EGFR耐药后的MET扩增患者的临床实践病例,患者使用谷美替尼单药/谷美替尼+奥希替尼的治疗方案获得了很好的生存质量,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两位教授表示,谷美替尼治疗MET患者获益明显,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对谷美替给予了肯定。


本次会议由来自多个省份的专家进行了各环节的讨论,与会者们热烈发言,对专题内容及临床中自己遇到的问题向在座的各位专家及学术界大咖于教授、丁教授及任教授进行请教。最后,参会专家们表示收获良多,参与本次会议受益匪浅。


会议总结


会议结束,由大会主席团对会议进行了总结,总结中提到,目前的治疗手段日益更新,希望后续有更多的国产药的出现,为中国的患者带来更多的获益,延长肺癌患者的生存周期并提高生存质量。同时也感谢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提供平台供大家进行学术交流,再次感谢大家的到来与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