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杂志

期刊简介

  本刊1988年创刊,中英文混编,原为季刊,1996年改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由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办,主要报道国内外航空航天医学、生物医学工程、以及有关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研究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以及新动向。期刊设置有学术论著、文献综述、研究快报等栏目,本刊是我国载人航天及生命科学领域的核心期刊之一,目前被美国工程索引(EI)、医学文献联机检索系统(Medline)、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美国航空航天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分析和引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数据库(CSCD)、中国学术期刊网(CJN)、万方数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N)、中国科学工程期刊文摘数据库(英文版)、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国航空航天文献数据库等权威数据库收录,是相关领域广大硕博士毕业生和科研工作人员发表英文论文和中文论文的大舞台。请将电子档投至信箱suhongyu@vip.sina.com,同时要求邮寄纸质稿件1份,单位介绍信1份(证明无失泄密、无政治问题、无一稿多投、作者署名无争议,在校生还需导师签字)、作者简介1份(必须有电子邮箱和联系电话)。

            

论文被拒稿后,还有什么其他选择呢?

时间:2023-12-18 10:03:16

拒稿是每个学术人员都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它并不代表你的研究不好,只是可能存在一些问题或者不符合杂志的主旨。所以,接下来介绍几个不同的选择,帮助研究者从拒稿中寻找出路。

1.审读审稿人的意见

通常情况下,杂志编辑会将审稿人的意见转述给投稿者,这是一个好机会来了解你文章的优劣之处。读者可以将审稿人的建议仔细阅读,并在下一次修改论文时好好考虑使用。同时,还应该注意到审稿人对于你文章的一些明显缺点,例如符号、表格、图形等是否准确,这样可以更好地改进文章。此外,审稿人的意见还可以让作者找到自己研究的不足之处,从而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论文。 

2.向其中的教授或导师咨询反馈

作为学术导师,他们可能已经看过你的论文,并且对其有所了解。因此,在论文被拒稿后,得到导师的反馈可能会很有帮助。除了询问教授的意见之外,你还可以请教他一些关于专业领域的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寻求反馈,还可以得到更深入的知识。同时,这些反馈对于下一次的修改和提升也非常宝贵。 

3.在大学或学会中分享自己的研究

如果你的论文被拒稿,那你也不必沮丧,可以考虑去大学或者学术界中展示你的研究。在这些学会中,其他学者会对你的研究进行讨论和评价,一些参与者可能会提供宝贵的反馈和建议,帮助你更好地定位和提升自己的研究内容。 

4.寻找其他杂志或会议

即使你的论文被拒稿,也不必放弃,应该重新分析自己的研究,找到能够接收自己论文的杂志或会议,这样就有了二次的机会。在寻找这些机会时,研究者需要更加注意各种期刊和机构的差异,并适当调整论文的内容和结构。 

5.志愿投稿

你也可以在一些免费的在线出版平台上自主发布你的研究成果,但请注意选择专业、良好的开放出版平台或网站。志愿投稿不仅可以帮助你扩大影响,还可以让你从反馈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总之,无论你的文章是否被接受,一个好的研究者都应该乐观、努力和不断寻找新的出路,发掘更多的机会,以达到提高自己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