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1988年创刊,中英文混编,原为季刊,1996年改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由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办,主要报道国内外航空航天医学、生物医学工程、以及有关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研究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以及新动向。期刊设置有学术论著、文献综述、研究快报等栏目,本刊是我国载人航天及生命科学领域的核心期刊之一,目前被美国工程索引(EI)、医学文献联机检索系统(Medline)、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美国航空航天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分析和引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数据库(CSCD)、中国学术期刊网(CJN)、万方数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N)、中国科学工程期刊文摘数据库(英文版)、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国航空航天文献数据库等权威数据库收录,是相关领域广大硕博士毕业生和科研工作人员发表英文论文和中文论文的大舞台。请将电子档投至信箱suhongyu@vip.sina.com,同时要求邮寄纸质稿件1份,单位介绍信1份(证明无失泄密、无政治问题、无一稿多投、作者署名无争议,在校生还需导师签字)、作者简介1份(必须有电子邮箱和联系电话)。
主管单位: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主办单位: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出版部门: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2-083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774/R
邮发代号: 82-616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1996年优秀国防科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 主办单位: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 国际刊号:1002-0837
- 国内刊号:11-2774/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期刊荣誉:1996年优秀国防科技期刊
- 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Pж(AJ) 文摘杂志(俄),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本刊1988年创刊,中英文混编,原为季刊,1996年改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由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办,主要报道国内外航空航天医学、生物医学工程、以及有关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研究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以及新动向。期刊设置有学术论著、文献综述、研究快报等栏目,本刊是我国载人航天及生命科学领域的核心期刊之一,目前被美国工程索引(EI)、医学文献联机检索系统(Medline)、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美国航空航天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分析和引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数据库(CSCD)、中国学术期刊网(CJN)、万方数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N)、中国科学工程期刊文摘数据库(英文版)、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国航空航天文献数据库等权威数据库收录,是相关领域广大硕博士毕业生和科研工作人员发表英文论文和中文论文的大舞台。请将电子档投至信箱suhongyu@vip.sina.com,同时要求邮寄纸质稿件1份,单位介绍信1份(证明无失泄密、无政治问题、无一稿多投、作者署名无争议,在校生还需导师签字)、作者简介1份(必须有电子邮箱和联系电话)。
1来稿应当用E-mail发电子档至编辑部投稿信箱,并请注明通讯方式;投稿须附单位介绍信,证明所做工作的真实性,稿件不涉密,作者署名无争议,未一稿多稿(在校硕士研究生 博士研究生来稿需导师签字认可);
2编辑部收到稿件后进行登记编号,并给回执,日后查询应告知编号;本刊在收到稿件后3个月内答复处理意见;
3稿件刊出后应按相应规定支付作者稿酬。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杂志影响因子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杂志发文量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杂志总被引频次
-
面孔识别特异性脑机制的ERP研究
目的研究面孔识别加工成分N170是否真正反映面孔识别加工的特异性及其是否是衡量面孔结构编码的特异指标;另外尚运用偶极子定位法论证面孔识别加工特异脑区、面孔识别加工是否具有右半球优势等问题.方法16名被试学习和再认面孔照片,记录其脑电.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仅半数被试出现N170;认知任务显著影响N170波幅.结论N170不仅反映面孔的结构编码还反映视觉直接加工等其他加工单元,是否反映面孔识别加工特异性......
作者:彭小虎;王国锋;魏景汉;罗跃嘉 刊期: 2004- 06
-
急性轻、中度低压缺氧对手动作业工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急性轻、中度低压缺氧对手动作业工效的影响.方法利用低压舱模拟高空缺氧环境,设计4种客观工效项目(插钉板、拧螺母、形状感知和握力包括疲劳和耐力)和1种主观感觉项目(问卷),观察9名被试者在5种模拟高度(3500、4000、4500、5000、5500m)缺氧暴露(25±5)min手动作业工效的变化.结果与地面(50m,北京地区实际海拔高度)对照组相比,插钉板、拧螺母完成时间绩效在5种模拟高度......
作者:呼慧敏;肖华军;丁立;陈守平;杨春信;秦志峰 刊期: 2008- 02
-
21 d-6°头低位卧床期间运动训练对动态姿态平衡的影响
目的探讨21d-6°头低位卧床和卧床运动训练对动态姿态平衡和控制功能的影响.方法10名健康男性青年被试者分为卧床对照组和卧床训练组,每组5人,卧床期间训练组每天进行2次、每次30min逐级增加负荷的头低位功率自行车训练;分别于卧床前和卧床后21d进行了动态姿态平衡和双膝等速肌力的测试.结果与卧床前相比,对照组动态本体感觉得分和运动控制适应能力明显降低,双膝相对峰力矩明显降低,同时伴有腘绳肌与股四头......
作者:刘玉盛;黄伟芬;刘兴华;王俊;赵东明;吴轩 刊期: 2003- 04
-
基于体素的牙种植体及颌骨的有限元建模
目的为开发包含应力分析的牙种植PISA软件系统搭建有限元自动建模平台.方法首先利用VTK技术由患者的CT图像建立3D实体模型并进行可视化;然后根据颌骨特点进行种植体的选型、定位并重新采样;后通过将体素转换为8节点的正六面体单元来建立有限元几何模型;骨组织的材料属性值由节点的灰度值直接计算得到.结果针对目前临床应用多的骨内种植体,建立了适合牙种植体及颌骨特点的基于体素的有限元自动建模方法,能在几分钟......
作者:蒲放;樊瑜波;多田幸生;高木佑実 刊期: 2004- 03
-
基于CFD-DEM的颗粒填充床压力下降仿真和实验验证
目的通过建立计算流体力学与离散单元法耦合(computationalfluiddynamics-discreteelementmethod,CFD-DEM)仿真模型,研究不同填充长度以及流量下的填充床压降.方法利用CFD与DEM耦合的方法建立三维变截面圆管内球形颗粒填充床的流动模型,计算4组不同填充长度颗粒数目(多约24000个),以及不同流量情况下的压降,并与传统经验公式以及实验结果作对比.结果......
作者:黄文博;李潭秋;杨润泽;张勇平;李英斌;罗亚斌 刊期: 2018- 05
-
补骨脂素对MCF-7/ADR耐药细胞内ADR及Ca2+浓度的影响
目的研究补骨脂素对MCF-7/ADR耐药细胞逆转作用及对耐药细胞内Ca2+浓度影响,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测定补骨脂素对细胞增殖抑制作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细胞内ADR的浓度,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细胞内不同时段的Ca2+浓度.结果补骨脂素在1~20μmol/L浓度下能不同程度降低ADR对MCF-7/ADR细胞的IC50,并不同程度提高细胞内ADR浓度;1~20μmol/L补骨脂素在不......
作者:蔡天革;蔡宇;余绍蕾;冯笑珍 刊期: 2007- 05
-
抑制SERCA活性减缓萎缩比目鱼肌间断强直收缩张力的下降
目的确定骨骼肌收缩的舒张时程可作为判断肌质网钙离子ATP酶(SERCA)活性的功能性指标,并探讨SERCA活性对后肢去负荷大鼠萎缩比目鱼肌间断强直收缩张力下降速率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尾部悬吊大鼠模型,游离骨骼肌肌条进行灌流,观测收缩功能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去负荷4周萎缩比目鱼肌肌条在27℃灌流条件下,间断强直收缩的舒张时程(TR75)显著缩短,强直收缩张力快速下降.相反,采用SERCA活性抑......
作者:焦博;马孝武;李辉;余志斌 刊期: 2012- 01
-
亚磁场和模拟微重力复合环境对大鼠腓肠肌介电特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亚磁场和后肢去负荷对大鼠腓肠肌介电特性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分别在正常环境(Con),亚磁场环境(HMF),后肢去负荷环境(HLU)以及亚磁场和后肢去负荷复合环境(HMF+HLU)饲养4周.用阻抗分析仪在0.1MHz到120MHz频率范围内检测大鼠腓肠肌介电谱,用单项Cole-Cole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获得大鼠腓肠肌的介电参数.结果1)HMF和HLU处理后腓肠肌的电导率增加,......
作者:丁冲;贾斌;刘玺;吕毅;王佳;商澎 刊期: 2014- 01
-
提高人体血液重新分布适应性训练方法的研究
目的检验反复体位改变训练在提高人体对血液重新分布适应性方面的有效性,寻找可行的训练方法.方法12名被试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6人,分别接受11d共9次的A模式和B模式(头低位、头高位快速交替)的反复体位改变训练.训练前、后进行头低位(HDT-30°/30min)耐力检查和立位耐力检查,以评价训练效果.结果1)2种模式的反复体位改变训练均提高了被试者的HDT耐力;与训练前相比,训练后在HDT耐力......
作者:吴斌;由广兴;吴萍;薛月英;刘兴华;宿双宁 刊期: 2003- z1
-
载人航天器冷凝干燥组件腐蚀当量环境与加速试验谱研究
目的评估航天飞行器的腐蚀寿命.方法采用湿热、周浸和盐雾等3个模块进行加速腐蚀试验,通过室内外试验数据的对比进行评估.结果在具备真实的使用环境数据,自然环境与加速环境对标准潮湿空气折算关系基础上,建立的加速试验环境谱与环境谱的当加速关系合理.结论采用复合环境谱试验,不仅具有明显的加速腐蚀作用,大大缩短试验历程,且能较好地再现飞行器构件的腐蚀损伤特征.......
作者:李英斌;骆鸿;肖葵;董超芳;李晓刚 刊期: 2013- 03
动态资讯More >
- 1 恒拉力系统的设计及系统固有频率和频响函数分析
- 2 视觉注意范围的调控机制
- 3 空勤人员神经行为功能核心测试特点的实验研究
- 4 三种加压呼吸水平下不同胸部对抗压时的心血管反应
- 5 短期模拟失重对成年男性执行功能的影响
- 6 几类生物活性肽的研究进展
- 7 培养神经元网络对不同间隔电脉冲刺激的响应
- 8 泽兰有效部分L.F04对红细胞流变学的影响
- 9 人体颈部和腰部脊柱节段压缩生物力学性能研究
- 10 眼轮匝肌功能作用状态的实时识别
- 11 脉冲与脉冲稳态复合型强噪声对豚鼠听觉器官的影响
- 12 长期空间飞行中人的作业能力变化特性研究
- 13 飞船搭载微生物对航天器材的霉腐实验
- 14 中国载人航天医学工程学发展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 15 用于航天器冷凝水处理的硼掺杂金刚石电极的制备及应用
- 16 Ca2+、Mg2+对心肌肌球蛋白ATP酶活性的影响
- 17 快速减压对豚鼠脑组织中前列腺素的影响
- 18 国际空间站生命科学实验装置研制与应用进展
- 19 失重∕模拟失重与血管重塑
- 20 无泡供氧固定床反应器催化氧化水中乙醇的研究